17.11.18

《教育岂能玩泥沙》


最近,教育部陆续宣布了几项新议程,让人惊讶之余,也不禁慨叹高官是否把教育当成了玩泥沙了呢?

首先,教育部长为了不要再有学生溺毙事件发生,所以指令从明年开始,把游泳课纳入课程。再来,副教育部发推文表示,为了让学生快乐学习,所以从明年开始,逐步废除考试的机制,并确定从明年开始废除小一到小三的考试。这样的宣布,对我而言,并不是好事啊!

因为有学生溺毙,就让学生学游泳,给我的感觉,就是“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治标方式,并没有从源头解决问题。学生溺毙,很多时候只是意外,也是家长疏于看护造成的,毕竟,就算会游泳的人,也有溺毙的机会。我担心的是,如果孩子们都会游泳,就会到更深,更危险的地方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届时,悲剧一样会发生。再说,教游泳课这事,软硬体设备是否足够问题还是存在的。学校没有泳池,这样的课程时该怎么上?若学校老师自己不会游泳,要外聘,不又是另一项庞大开销吗?我认为,教会孩子如何确保自己的安危才是上策及长远之计。

因某15岁学生为考试压力而跳楼轻生,所以教育部决定废除考试,以免悲剧再发生。这一样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我一直认为,一个人会寻死,不会是单一原因的。一个学生也绝不会只因为考试压力而自杀。我认为更多的是别人的议论或评论。试想:我们对小孩一般是用“鼓励”的方式,才让孩子学会很多生活技能的。例如,孩子学走路跌倒了,我们不会责骂,反而会鼓励他再尝试,所以孩子学会了走路。

然而,当他们渐渐长大,越来越跟不上学习进度时,我们却不再鼓励,反而是用了一堆责怪恐吓的方式。所以,他们害怕失败,害怕面对师长失望的眼光,才会走上绝路的。如果,他们知道师长不会责怪,反会安抚他们的失落,他们还会轻易走上绝路?所以,就算废除考试,这样的问题还是会存在,一来老师未做好准备,就不懂学生不考试还可以教什么了。故,就算没了考试,学生还是会因为师长在其他方面的比较而有压力的。自杀的事件,还是会发生。所以,教会学生如何抗压,反而比废除考试来得迫切。

后来,教育部因为看见学生书包重,所以又提出电子书的建议。但维修及安全问题怎样解决?日前,教育部又提出提前考SPM的建议,以免被雨季影响!我不禁慨叹:在教育这块园地,仓促宣布新政策,带来的影响,轻则是硬体设备问题,重则是影响师生的心理素质。朝令夕改,只会让人无所适从。如果只是因为某一些个案就决定设立或废除某制度,教育就如玩泥沙,一点说服力都没有了。

此文刊于17/11/2018 南洋言论版

《何苦让老师如此沉重?》

          虽然我们时常听到人们说:世风日下,教师的地位已不比以往。意即大家对教师的尊重也相应减低,几乎到了公开评批的境界了。然而,我们却不难发现现今社会人士对老师还是有许多要求的。这些要求有时会让老师们天天处于煎熬的境界,无怪乎教师患上精神病的机率日愈增加。
 
            一般说来,社会人士会把一些没有明文规定的法则加在为师者身上,认为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许多禁忌。举个例子:如果老师开了社交平台,他就自然有会有一些禁忌。比如:他不能在社交平台上吐槽,也不能怀疑人生。在行为穿着上,他不能有任何奇装异服,因为他是学生的学习榜样。万一真的有,别人就会批评以各种词语,诸如愧为人师师者败类”“为师不尊等等。

若根据这样的要求,老师就必须是人人口中的神人,他不会有坏情绪,就算有,也要很快忘记。如果他有苦水,不能吐出来,要吞下去,自己消化。说多了负面的话,即使只是做为提醒,也是要不得的。如果老师与学生太好,也是不该的,因为别人会误解,以为老师别有企图。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如果再加上家庭生活的压力,你认为老师可有任何理由不患上精神病吗?

一直觉得,老师是人,真的是有七情六欲的人。老师可以对自己说的话多一些思量,但是请不要阻止老师吐槽;老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认真,但请不要叫老师时时刻刻都是学生的典范。因为老师也有家庭,也有顽劣不听教的孩子,也会对生活感觉沮丧。请让老师多一些自由,让老师多一些空间,可以自在的做自己,而不是做大家眼中的好老师。

最后,我想说的是:就算老师样样都根据标准去做,学生也没有变得很乖很好啊。当今的孩子不也一样是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完全不被老师的外观影响啊!那么,老师事事压抑自己,还有意义吗?正是:牺牲了小我,却也无法完成大我啊!

此文刊于 南洋言论 28/9/2018

12.8.18

《只有我看见小丽》


树下。
一个约十岁女孩在沉思。她的眼神呆滞而深邃。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大家见到她,像见到鬼一样,对她指指点点。没有人敢上前与她说话。
在班上,同学有什么聚会,她不知道;班上流传着什么八卦,她也不知道。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世无争。如果不是口试时,大家都必须站起来朗读,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她是哑巴。
她的声音粗哑深沉,听得懂,但一点都不像女孩子的声调。听过她的声音的同学,又绘声绘影的乱说话了。年复一年,全校学生都几乎都不和她说话了。她除了上课,该说的时候说,其他时候都是一个人。
老师们呢?老师也一样,说她从一踏进校门就是这个样了,不必理她,反正她也没有犯校规。没有朋友怎么说也不算犯规啊。她于是打算如此这般读完小学六年的。
然而,毕业旅行的传单派发以后,一位常面带笑容的转校生突然问她:要不要一起去?最后一年啦。她怦然心动。这么多年,他们有什么节目,从来没有人会邀她,现在这个叫小云的女孩竟然邀她,她心里很激动,笑着点点头。
老师看见小丽拿报名表格,也和同学一样哗然。大家很害怕她会在旅程中制造问题。她交上了报名表格后,就有点后悔了。
“请大家给小丽一个机会,让她感受一下‘一起’的感觉。”
班主任对全班说了这一句话。班主任还解释小丽的爸爸曾经到校来要求让孩子去旅行之类的话。大家安静了下来,看着小丽,有怜悯的意味。谁也没注意到,小丽的眼睛,已经充满怒气,就快爆炸了。
下课钟声未响,小丽已冲出课室。同学们楞了一下,过后又引起一阵讨论,说什么,如果她去旅行时,突然又这样,不是很麻烦?同学们附和,老师也点头认同,说会和她谈好条件。
小丽走到树下,心里很难过。她不明白为什么爸爸要这样,让她无法抬头与朋友在一起。眼泪流了下来。
有一张纸巾从旁递过来,她抬眼一看,是邀她去旅行的小云。她接过纸巾,擦干眼泪。
“其实,你每天不说话,来到学校不会辛苦吗?”小云打开话题。
她摇摇头。
小云又说了许许多多的话,想要多了解小丽,但是不管小云怎么说,小丽只是点头摇头,都不开口。大家叫小云去把小丽的底子摸清。小丽顿时成了班上的红人。

*********

回到家,小丽意外的看见爸爸坐在客厅。她看了看,站在客厅,等待发落。
“你很想参加学校的毕业旅行,是不是?”爸爸开声。
小丽点点头,但没说什么。
“那么你要与大家合作,要与大家沟通才是。爸爸今天和你的班主任说过了,她也答应给你参加,但是有条件的。”
小丽的脸上有了一些不一样的表情,小声的回应:“为什么别人不必有条件?”
“这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啊。你在学校一直孤立自己,叫你不要这样,你又不听,别人都怕了你啊…….”她仿佛触动了爸爸脑子的哪一根线,他开始滔滔不绝的数着她的过去。
是的,妈妈离开以后,她就不想多说话。妈妈每一次对着她哭诉自己的委屈时,她都不知怎么安慰妈妈。妈妈走的那一天,爸爸都还没回来。她看着妈妈的血不断的流,她很怕,当时她只有5岁,完全不懂该怎么办。
后来,妈妈被送去医院以后,还是走了。她觉得妈妈很可怜,她似乎也不怎么需要爸爸,爸爸也不怎么愿意和她沟通,只是喜欢以训话方式告诉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她听了心烦,爸爸说多了就火大。最后他们的沟通就只在领零用钱的时候了。

************

小云就不一样了。小云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在家凡是父母要她做的事,她一定按时做好,永远面带微笑,没有拒绝的时候。大家都赞她的教养好,人品好。父母带着她出门,都会觉得脸上有光。
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她再次转校,这已经是她第三次转校了。小学六年,她换了三间学校。她刚熟络了朋友,又转校了,让她每一次都得面对离别的伤痛。但是,大家都说她适应能力强,她笑容好,大家都喜欢她。慢慢地,小云喜欢上这种被关注的感觉。她总觉得,这样她才有价值,才会得到更多夸赞。转来这间学校后,她在学校看见小丽常一个人,觉得很特别,于是尝试靠近她,知道多一些她的事,可以成为她和别人谈天的话题。因为对于其他人来说,小丽太神秘了。
第一次与小丽接触,她觉得小丽并没有很讨厌她。于是她打算继续与她“沟通”。反正老师同学们都希望她那么做。

************

从此,小丽还是一个人走动,但旁边常会冒出小云的踪影。小云的坚持陪伴,让小丽开始说话了。
小云知道的越多,校园的同学就变得越奇怪。他们的眼光神色带有太多的怜悯。小丽觉得奇怪,但不曾怀疑这个走入她心房的同学。
小云和小丽沟通得越久,知道小丽越多的过去,心里就越是难过。她觉得自己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她甚至羡慕小丽可以顶撞父亲。然而,她还是不甘寂寞的,所以小丽背后的故事还是被张扬出去了。
有一天,小丽踏入课室。无意间听到两位同学的对话。
“她妈妈是忧郁症自杀的。她也很有可能有忧郁症。听说忧郁症的人杀人是没罪的。所以,以后还是离她远一点比较好。”
“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说话也要小心咯?搞不好她抡起小刀,就刺过来了。”
“是啊,是啊。不要开玩笑。”
小丽听了很不是味道,把书包重重的放下。两位同学一见是她,马上溜出课室,仿佛害怕她会将她们就地正法一样。
小丽知道一定是小云说的。因为只有小云知道她妈妈自杀的事。她只告诉过她一个人。就算她的爸爸,也不知道妈妈有这病。爸爸说妈妈是想不开,放不下而已。小丽会上网后,知道妈妈的每一个举措都是忧郁症的征兆。只是一直被人忽略了而已。
小丽很难过。她觉得自己被出卖了。她妈妈就说过人不可信,果真如此。她很生气。可是,她更生气的是:小云还是若无其事的与她谈天说笑。一直询问她的过去。
你一定会尝到报应的。小丽心里忖。

***********

毕业旅行快到了,小丽与小云因为被公认是好朋友,所以被安排在同一个房间。
也许有小云的帮忙“宣传”,大家对小丽都礼让三分,几天行程下来都没有什么事。一切可谓顺利。大家于是又有意无意的赞赏小云的功劳。小云很自得,也很陶醉。但是,这些话听在小丽耳里,很刺耳,很锥心。她觉得大家都忘记了她自己的努力改变,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改变,别人是无可奈何的。然而,大家此刻把一切功劳都发给小云。这加深了小丽对小云的怨恨。
积怨太深,是危险的。
这一天,大家到海边去玩。小丽和小云当然也在一起。这时刻,因为有乌云,老师特别交代学生不可以到海里玩水。要同学们留在沙滩上玩。
开始时,大家都很合作,听话。小丽这时在小云耳边说:
“小云,你玩过海水吗?”
小云摇摇头,说“没有,每一次,爸爸妈妈都不给玩。说什么‘欺山莫欺水’,总是叫我留在沙滩上。”
“那这一次,我带你去玩,好吗?”
小云不可置信的看着小丽。
“你不说你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吗?这是证明的时刻啊!”小丽继续说。
“对我而言,海水没什么好怕的,他就像水床,摇摇晃晃很舒服的。”
小云眼睛一亮,被打动了。
于是她俩,在大家不注意的时候,走向海边。
小丽一直拉着小云往海中央去。小云若提出担心,小丽就说,要证明自己的存在,就要险中求!
好胜好强的心理征服了小云。

*************

雨来了,老师要点算人数,回巴士了。这才发现小云与小丽不见了。
惊慌失措的老师,获知她们在不报备的情况下离开沙滩,为了自保,老师们的报告是这样写的:
小丽与小云因不听警告,擅自离群,所以被海神接走了。
此事与老师的失责无关。
老师没有事,学生家长也只得认命。只是小云的父母奇怪为何女儿会违抗师命。大家又把责任推给也已溺毙的小丽身上。说一定是她怂恿的。
“我们的女儿太善良了,才不会避开这种问题孩子。”小云的母亲在停尸间哭着说。
小丽的父亲什么都没说。仿佛这样的结果已在他预料之中一样。
转眼,学校举办毕业典礼。这两个孩子无缘参与,只留下唏嘘。大家过后各奔前程,也没有什么人去提这件事了。
事情好像是被海风吹走一样,没人再提起了。
唯独我,一直看着事情的演变,无法忘怀。

  
         大家都不知道,其实,班上的其中一位学生——纯媛,目睹两个女孩走向海中央的那一幕。她一直带着这样的阴影读完大学。她一直无法走出阴影,觉得她们的死与她是有关系的。她没有及时报告老师,她们才会枉死海中。
            积累的自责,一直无法消除,纯媛的脑海还常常会浮现想死的念头。她很怕自己有一天也会做傻事,所以她除了工作,一有空就会阅读。希望从书海中找到答案。一直到有一天,她读到一篇文章里头的一句话:
            倘若今天是你的最后一天,你会做些什么?
            看着那句话,她在心里回答:她要弥补自己的遗憾!她要念死而生”,想着即将死亡,而珍惜每一刻生存的机会。为此,她决定要帮助更多的抑郁症、自闭症或者没有目标,没有心的特殊青少年。这些青少年一般在自以为是成人的安排下生活,他们不懂、也忘了自己的存在意义。他们如洋葱,没有心,也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但是,如果有人去剖开,她们的故事却会让你泪流满面。她真心不希望再出现小丽或小云的再版。
            小丽的故事,曾让她消沉,也让她振作。她因此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助人为快乐之本,说得一点都没错。每每看到她帮过那些青年活得充实自在,她的心就感觉很踏实、很愉快。为此,身为专业辅导员的她,确定自己已经走出了当年的阴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获得第二届《她的故事》激励文章征文比赛----州赛~季军,全国~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