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3

《谁让华文“难”?》



           我还记得,2010年大马教育文凭因华文科考题太过“引人深思”,就算中文系的博士也认为不容易作答,引起了民间一番争论。两年后,2012的初中评估考试华文科的理解题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两篇白话文章,每篇有五题理解题,有几题选择答案都很接近,连教他们的华文老师都无从做出选择。结果,成绩公布以后,华文可再次被冠上“很难”的科目。我不禁感慨万分。这一个一般孩子学了超过十年的科目,每天不离口的语文,怎么会“难”了呢?           
时至今日,笔者可以大胆的说当今喜欢华文的华裔子弟仍是很多的,但不说华文难考的,却是很少的。是谁让华文变得那么难的?华文老师上课时一直要学生不要怕考华文,那是自己的母语。只要你喜欢它、爱它,它就绝对无条件支持你,就像母亲爱孩子一样。说的老师说得累,愿意相信的孩子开始时也真多,但一年又一年成绩公布时的打击,打掉的不只是孩子对母语的热爱,还让许多孩子“离家”了(不再读母语)。华文老师的无奈,除了华文老师,还有谁能明了?孩子在初中评估考试已经失利,上了高中,他们还会有勇气再拿华文吗?高中不拿华文,我们未来师资何处寻?每每看到一些教国中的老师朋友在社交网站上鼓励学生别放弃母语的学习时,我就深觉无奈。我们那只有十多岁的初中生,怎么会明白那么多的民族大义?华文老师单薄的力量,又怎么去说服学生?试问: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吗?
            写硕士论文时,曾探讨有关“影响中学生学习华文兴趣的主因”,讶异的发现父母才是影响孩子学习兴趣的关键人物。的确,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家长每一年看到华文成绩“惨不忍睹”,因担心孩子的文凭因为华文而无法获全A,常会在不自觉中灌输孩子华文“难”的概念,要孩子选择放弃华文的家长也大有人在。我始终认为:只有在攀比心态,在求美心切的大前提下,我们的母语才会“难”,让当老师的一群,更是“左右为难”啊!当然,庆幸的是,不管以前还是现在,我们社会中还有许多为了捍卫母语教育,不惜牺牲的先贤及烈士,这条母语教育的路才不至于太“难”走。
撰此文,除了感慨时下华人老师不易为,还想对领取了初中评估考试成绩、升上中四还继续修读华文的学生说几句话:
若你考获佳绩,请你要继续学习,华文教育的未来掌握在你们手上;若你没考获A,千万不要气馁。千万别认定华文很难,也别被一个英文字母决定我们母语的命运,更别让这个英文字母破坏我们对母语的热情!
如果我们回头看华教先贤为我们华教作出的牺牲与努力,这没考A的挫折,相比之下,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升上高中后,你们一定要继续修华文,爱华文,华文永远都不难!

此文刊于11/6/2013 《星洲 · 新教育》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