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4

科技与孩子


       话说有一天,我进班上课,看见满地纸屑,便叫学生把班级清理一下。学生给我的第一个回答是:负责扫地的同学没在班。我于是叫在班的任何一个学生帮忙扫,学生依旧看着我。我见状,拿起扫把,自己打扫,心底希望学生会自动站出来,从我手中拿过扫把扫地。
但是,我等了好久,也扫了好久,学生还是在做自己的事,好像看着老师在他们的班级扫地是理所当然的事。我心里失望透了,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啦?
           
这件事,虽让我难受,但也让我有机会去思考这件事带出的信息。今日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每家每户几乎都有固定或钟点女佣帮忙做家务,以致我们的新生代大多不会或不爱做家事。挺简单的清洁工作,今日的孩子就算会做,也不爱做。
           
若是在从前,学生看到老师拿起扫把,一般都会马上走过来,帮忙老师扫地的了。也许,今日的孩子因为长期对着先进电子产品,严重缺乏与人的沟通能力。他们只会对冷冰冰的电脑打下“关心别人”的字眼,一旦面对活生生的人,他们却不懂得该如何献出关怀了。
            为此,我宁可相信:在我扫地的那一刻,一定有学生想要帮忙,却不知该如何开口罢了。他们或许也担心自己一旦开口表示要帮忙老师,就会被同学标上“巴结老师”的标签。因为他们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以致我们会看到今日学生少会有“大我”精神。
            科技时代的孩子,有一个特征,他们一般有很强的“自我”,认为自己比任何事物都重要。学校要让他们去做一件事时,他们一般会先考量“这件事会给带来什么好处?”而后比较“有远见”的学生才会考量那件事会给群众带来什么好处?难道这样“冷漠”的学生,是现今教育要培育的学生吗?
            这件事,既反映了这科技时代教育的缺憾,也凸显了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这些在考试的分数中看不到的这块,却可以让人一眼分辨出学生的优劣啊!
          

此文刊于16/6/2014 南洋《言论》版

12.6.14

等·待



           回想自己读硕士时,因为必须呈堂,所以在交上论文自辩会申请书后,日子就在等待中度过。多番拨电前去询问,得到的答复总是“耐心等待”。“等”是一种煎熬,一种不知结果如何的担心。“待”是一种期待,期望自己过关的折磨。二者皆摧人心扉,让人饱受煎熬。于是,我想到了家中父母等待孩子回家的心情。

            新年广告最常用的桥段就是要人记得回家,似乎在映射现今孩子不爱回家。回家能让因思念而百病丛生的父母开心安慰,胜过任何仙丹妙方。一般上,父母年老退休后,最期待的就是孩子回家团聚。然而,孩子忙于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常以各种各样堂而皇之的理由,避免回家。我想不曾经历等待滋味的人,永远不会了解那种百般愁绪无法排遣的滋味。虽说现在科技发达,有电话,有视频,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单凭听声音、看视频,感觉就是不真实,怎么都比不上活生生的人站在你面前,让你端详、搂抱来得踏实。

            等待是催人老的毒药;喜悦是让人重获活力的良药。这就是为什么久未回家的人,一旦回家去,就会讶异地发现怎么家中两老霎时已白发苍苍了?现今,年轻一代沉溺于虚拟世界,认为每天上面子书,就是在与家人朋友联系,甚至有好多即将出国出坡读书或工作的年轻人,日日努力不懈的教导对电脑一窍不通的父母上面子书。我当然明白他们的一番苦心,但我希望他们也万万要记得:有空常回家才是最重要的事!


此文刊于10/6/2014 南洋《言论》版 

教育的驴子


            一直以来,保留或废除预备班的课题一直是热心教育者的议题,大家都有自己的见解,谁是谁非,胥视个人的立场是什么。然而,大家的重点都是一心为学生着想、并以学生的利益为依归的。

            如果我们有去注意,其实,在很多很多年以前,那应该是在50年代吧,我国的教育是留级制度的,那些不能达到一定的学术指标的学生,就要留级。当时,有许多些学生相信是无法承受留级的耻辱或是自认不是读书的料,而停学不读,所以那时候出现很多童工。

后来,到了70年代,教育不再有留级制,但读完小学六年后,所有的华裔生都得读预备班,管你是资优生,还是后进生,都一样没得选择;那时,大家都好像没有什么埋怨,大家也都是这样读完中学的。

再后来,又不知道为什么,政府开始推出了小学三年级的评估考试(PTS),让资优生可直升小五,省却读小四一年的时间与金钱;接着又推出在小六后,以学生在小六评估考试的优劣来让学生直升中一的政策,又省却一年的时间与金钱。我清楚记得,我当年那一届的毕业生,没有多少人是可以直升中一的。由于这种擢升法没有多少人受惠,而且造成许多家长因为比较心理而延伸事端,结果政府干脆就推出“全民直升中一”政策,但又保留一班到最多三班的预备班,给那些成绩低于指标的学生就读。这样还是有比较,于是如今又出现了废除预备班,让学生在小六多上一年课,让他们追上中学的程度的献议!

这样兜兜转转几个年代,我只有一种感觉,我们的教育其实一直在兜圈圈,有留级,到不留级;再从不留级,走回留级的旧路。是人类的想法在轮回,还是我们的政策制度已经“技穷”,所以不断炒冷饭?这让我想到,之前出席一个教育研讨会,主讲人提出的比喻:我们的教育,就像在磨米的驴子,一直以为自己不断向前,其实只是在原地踏步啊!

我只是想说:让孩子上课不是为了节省时间与金钱,而应该是快乐的事,学校不要区分好与坏、教师应该多鼓励、少责备;教会孩子面对挫折、学会自爱,会是更重要的事。孩子学习快乐,不只老师开心,父母也会欣慰。如果教育制度一直这样改来又换去,让家长怕输心理一直被挑起,那么我们的新生代就会沦为白老鼠,成为每一种制度下的牺牲品而已。为此,各造实在应该三思啊!


此文刊于12/6/2014南洋《言论》版

10.6.14

学·习·快·乐



            如果,人生可以分为婴幼儿、少儿、青年及中老年四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用一个汉字概括的话,那么对我而言,[][][][]最能代表每一个阶段的我,而这四个字最后就组合成我至今努力奉行的一个境界。
            婴幼儿时期的那三五年,我们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学习,就像海绵,不断地、地吸收新知,做好与人沟通、自己处理事务的能力。那个时候,也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正奉行一个“学”字。
少儿期,开始把所知、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那就是“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确,儿童时期是最快乐的。因为能把自己所学的事物运用到生活中,得到不只是长辈的赞赏,还有更多的是自我的肯定。学与习的日子,让我为青年时期铺垫了另一种生存方式。
故此,青年时期的我,奉行的是另一个字——“快”!我当时总觉得,若要与人一争长短,做事就必须讲究“快”!惟有快,才能占尽先机,才能走在时间的前面,才有比别人多的机会,看事物也看得更清楚。就算即将面对失败,我也有比别人多一点的时间做准备。这个时期的我,的确因为“快”而获得了许多机会,也得到了许多前辈的赞赏。他们说:年轻人,做事快而准,就是成功的秘诀。于是,我的办公桌上的工作总是堆积如山,做也做不完。开始时觉得还好,毕竟自己年轻,活力充沛,几个昼夜不眠不休也不是问题。快——在那段时间也的确给我带来了许多荣耀。
时间不留人,渐渐的,我步入了中年,开始发现所有年轻时得到的荣耀都如过眼云烟。最无奈的是,年纪大了以后,感受到病痛缠身,没人闻问的寂寥;身边亲人一个个接着离开的恐惧开始笼罩脑海,让我意识到人生的短促。这个时期的我,对人生有了另一番的省思。到了这把年纪,我要面对的只是自己。剩下的时间应该要让自己快乐才是。于是“乐”就成了我中年以后努力奉行的字了。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的生活能过得精彩快乐才最重要。只要不伤害别人,我有看书的自由,我有悠闲躺在沙发上听音乐的自在。我不想为别人而活,也不想为名利而存,剩下的半生,我只想为自己,乐悠悠的过下去。
说实在的,仔细想想:人的一生,真的不求什么,名利荣华富贵,都无法在心灵上留下什么印记。一个人能学习快乐,处变不惊,遇事懂得变通,让自己时刻处于“乐”的境界,那么,我想这个人,这一生,没有什么遗憾了。你拥有的,已远远超越一般人,也是某些人努力了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境界!
因为要得到乐,所以我得学会舍;因为要获得喜乐,我必须先学会宽恕;因为要自在,所以要看得开……所有世间的一切烦恼,都会因我们希望得到喜乐,而靠边站。人生,少些烦恼,多些喜乐,不就是最大的福报吗?
故此,接下来的日子,我一定会努力去——学·习· 快· 乐!

此文刊于10/6/2014 星洲《星云》版

9.6.14

有心,才会感恩


     读过一篇文章,文中提到在中国某个地区有需要学生 “拿出感恩的证据” 才能获得某些奖学金的条例。我除为此情况深感悲哀外,更担心这样的情况也会在马来西亚发生。很多专家皆认为“有了形式,才会有内容”,他们认为只要人们常去做某事,就算开始时不是出于自愿,但做久了就会成为习惯。习惯养成,风气就形成了,感恩的行为亦是如此。

然而,我却认为,感恩其实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它不拘于送礼、给红包,而贵于内心对另一人的惦记,就像我们与父母师长联系,若能经常探望当然最好;若事务繁忙,或是发一封信息、或是拨一通电话,就足于让接收者感到欣慰了。这,就是发自内心的感恩。

            无可否认的,我国的学生,也常常暴露在“流于感恩形式”的环境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学校办什么大型活动,如:迎接高官显要、欢送董事或老师、甚至是一般教师节庆典、学生毕业典礼等,校方都会好意提醒学生及各个学校社团,要稍作“表示”以示感恩。这样的方式当然有其苦心之处,否则一个活动搞得冷冷清清、或是乱不成形,那成何体统?但是,我常在想:这样的方式,不是在教孩子重形式甚于内心吗?因为我们叫他们“感恩”时,并没有问他们的意愿,也未多加引导。学生接到的指令,往往就只是“出钱送礼”而已。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送,有些更会因此而发出怨言。

            打个比方,中学每一年的教师节都会碰上考试季节,一般重成绩的学生都会缺席,他们一般都会用钱叫班级的一个代表给老师送上礼物就算是感恩了。我常因此告诉学生:送礼在于心意,“礼到人不到”其实不能算是感恩,要真要算,那我只可以说那是形式上的感恩。之前提过感恩之情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它会自然流露于脸上。学生若肯牺牲半天温习的时间,抱着感恩的心与老师共庆教师节,就算只是一句谢谢,老师们也会深觉欣慰。礼物在此刻反成了可有可无的物品了。

我一直认为:真正成功的老师可影响学生的一生,而不是以获得礼物的多寡来衡量的。没有学生的教师节,就如孩子缺席的双亲节,收礼者只能空对满桌礼物,悲叹而已。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有心,天天都是双亲节、教师节,但既已有特定的一天,我们就应该教会学生有感恩的心,并晓以大义。只有学生愿意出席教师节庆典,或出孩子外工作后多回家与父母共聚的,才算是感恩。

我始终相信:这些举动不须证据,就已能让接受者,甚至是上天感受到的!若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也要证据,那我恐怕孩子回家与父母谈天共聚,也要拍照录像作为证据,导致感恩心被虚伪心蒙蔽,所有的心意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此文刊于7/6/2014 南洋《言论·教育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