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4

有心,才会感恩


     读过一篇文章,文中提到在中国某个地区有需要学生 “拿出感恩的证据” 才能获得某些奖学金的条例。我除为此情况深感悲哀外,更担心这样的情况也会在马来西亚发生。很多专家皆认为“有了形式,才会有内容”,他们认为只要人们常去做某事,就算开始时不是出于自愿,但做久了就会成为习惯。习惯养成,风气就形成了,感恩的行为亦是如此。

然而,我却认为,感恩其实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它不拘于送礼、给红包,而贵于内心对另一人的惦记,就像我们与父母师长联系,若能经常探望当然最好;若事务繁忙,或是发一封信息、或是拨一通电话,就足于让接收者感到欣慰了。这,就是发自内心的感恩。

            无可否认的,我国的学生,也常常暴露在“流于感恩形式”的环境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学校办什么大型活动,如:迎接高官显要、欢送董事或老师、甚至是一般教师节庆典、学生毕业典礼等,校方都会好意提醒学生及各个学校社团,要稍作“表示”以示感恩。这样的方式当然有其苦心之处,否则一个活动搞得冷冷清清、或是乱不成形,那成何体统?但是,我常在想:这样的方式,不是在教孩子重形式甚于内心吗?因为我们叫他们“感恩”时,并没有问他们的意愿,也未多加引导。学生接到的指令,往往就只是“出钱送礼”而已。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送,有些更会因此而发出怨言。

            打个比方,中学每一年的教师节都会碰上考试季节,一般重成绩的学生都会缺席,他们一般都会用钱叫班级的一个代表给老师送上礼物就算是感恩了。我常因此告诉学生:送礼在于心意,“礼到人不到”其实不能算是感恩,要真要算,那我只可以说那是形式上的感恩。之前提过感恩之情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它会自然流露于脸上。学生若肯牺牲半天温习的时间,抱着感恩的心与老师共庆教师节,就算只是一句谢谢,老师们也会深觉欣慰。礼物在此刻反成了可有可无的物品了。

我一直认为:真正成功的老师可影响学生的一生,而不是以获得礼物的多寡来衡量的。没有学生的教师节,就如孩子缺席的双亲节,收礼者只能空对满桌礼物,悲叹而已。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有心,天天都是双亲节、教师节,但既已有特定的一天,我们就应该教会学生有感恩的心,并晓以大义。只有学生愿意出席教师节庆典,或出孩子外工作后多回家与父母共聚的,才算是感恩。

我始终相信:这些举动不须证据,就已能让接受者,甚至是上天感受到的!若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也要证据,那我恐怕孩子回家与父母谈天共聚,也要拍照录像作为证据,导致感恩心被虚伪心蒙蔽,所有的心意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此文刊于7/6/2014 南洋《言论·教育视窗》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