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16

《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


             SPM成绩放榜之际,铺天盖地的就是华文老师被“声讨”的新闻。年复一年,年年皆如此。因为华文,学生没有全A的故事不断重播,学生为了全A而犹豫该不该放弃报考华文的情景不断重演。
 
校长还在会议上请华文老师们检讨,看看在自己在教学上哪里出了问题。处在教育界20年了,华文老师都在成绩放榜这一天无法像其他科目老师一样“抬头挺胸”,畅谈自己的学生有多少个AA+。这是华文老师的悲哀。面对这种情况,华文老师常常会以“我尽了力,也问心无愧”来自我安慰一番。

            对于我,面对学校的问责及要求检讨,我早已习惯。但是,当学生因考不好而向我道歉时,我的心会揪成一团。学生何罪之有啊?没有A,个中原因太多了,华文老师几乎已心照不宣。看着学生含泪的眼眶,我多想告诉他们:你的华文没有A,但我们之间的感情是A的。但是,每一次,我只能拍拍他们的肩膀,鼓励他们:你曾学过的中文精髓,肯定在未来某个时候用得着。当下就为未来努力才最重要。

我一直认为,所有的学习,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如果只看结果,学习只是囫囵吞枣,没有经过思考、过滤。学一首诗词,甚至是哲学篇章,我们懂得了诗人词人哲人写文章的快乐忧伤。我们通过文字情景,与他们同在。这种上课时的收获及欢乐,才是我们最珍贵的回忆。

在课堂上,我不强调你们华文AA,我在意的是你们爱(ai)不爱(ai)华文。如果你们爱它,它没有A,你也就不会太难过。你们又告诉我说:就是因为觉得老师已用心教导,我们又没考到A,觉得愧疚啊!这一句话,真的让我动容。所以,我必须说:我没有收集A的习惯,我只要你们享受上课的时光,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放弃华文,并捍卫华文教育,那老师就深感欣慰了。

对于学生在上课时的认真配合及努力,看在我眼里,我已经认定:就算你们的华文在考试没有A,在我心中,你们已经是A+的学生了。

孩子们,加油!不要因为一个英文字母,让自己活在愧疚中;更不要因为一个英文字母,而唾弃华语。曾经拥有的齐聚一堂学习的快乐这才是老师最在乎的。
深深祝福你们,写给我一群贴心的学生。

此文刊于 26/3/2016 星洲《悦读书房》

22.3.16

美术音乐一起上?



据悉,从明年开始,小一的学生一周得多上2小时的语文课,而美术与音乐这两科将合并,一起上。这两个科目,一动一静,怎样一起上?是一边听课或唱歌,一边画画;还是一边画画,一边听音乐,学唱歌,以做到“手口并用”之效?我百思不得其解。

            不管从前或现在,学生最喜欢上的课就是“没有功课”的课,诸如美术音乐课,大概就是属于这样性质的课。就算有功课,也因为没有大考的压力而做得十分轻松惬意。因为轻松自在,所以孩子们懂得了欣赏美,是所谓美育,是健全的人格的必须。

            我的小女儿喜欢画画,一个星期内最期待的课就是画画。她知道了这个消息后,会说:这与我们美术与音乐课被征用来上国语英文课一样可怜。我其实也不知道,多上了语文课,学生成绩就会好?官大人有没有想过反效果?如果将心比心,叫官爷们也如此天天读,天天做,会不会有进步?我只觉得,这样的改革简直就是在折磨孩子们的灵魂。试想:把他们本可以天马行空的画画课及纾解压力的音乐课,都用考试的机制压抑,成效如何,我不敢说;但我可以肯定的就是,未来会有更多孩子患上抑郁症!

            我们都知道,未来我们需要各种知识及语文能力与世界接轨,但,空有高学历,没有高EQ,更别说抗压能力,甚至孩子可以在课堂上勉强用以抒发或发泄的管道/科目 在他们甫上一年级时就被剥削了,我实在不知道,这些孩子还会有明天吗?


此文刊于21/3/2016 南洋《言论》版。

3.3.16

《校长,你醒醒吧!》


           一直以为孩子搭上KSSR课程的第一班车,注重孩子健全人格发展的教育纲要而沾沾自喜,真心认为孩子会少受一些“苦”。然而,事与愿违,升上六年级后,校方,甚至是教育局为了亮丽的成绩。甫开学就进行课后补习不在话下,还把学生的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所有陶冶性情,放轻松的课时都用来上语文课。
 
这样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孩子已经不想去学校了。学校对她而言,不是一个快乐学习的天堂,是煎熬开始的地狱。原以为这只是小女儿学校的个案,后来,新年期间,和几个正当教师的学生聚会时,才知道,这种情况也发生在他们的学校。他们的校长都希望以亮眼成绩来提高声誉,所以他们也拼命赶课,也不理会学生会了多少。新年后,也与孩子的老师沟通,发现校长给老师的压力真的不少,以致老师们都忘了教育的初衷。

如果学生光是成绩好,也只是因为成绩好而得到短暂的快乐,那么学习的最终目的在哪里?如果我们国家未来栋梁都只是考试的机器,完全丧失了求知的欲望。那,我认为,我们的教育还是失败的。身为一个校长,可以不可以不要理会所有的学术目标,以看到孩子快乐踏入校园学习为指标?记得,老子说过:“无为而治”,其实,很多时候,顺着孩子的心智发展来引导,远胜于揠苗助长的学习方式。前者终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后者只会丧失学习的快乐!

为了孩子们的将来,校长,好不好你们就醒醒吧!我实在不想看到越来越多的华裔子弟因为学业压力而走上不归路啊!

此文刊于3/3/2016 《南洋言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