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M电台频频在节目中提及“职业倦怠”,并鼓励人们及早发现并寻求支援。一个人怎么知道自己已经倦怠了呢?如果你在工作上失去热忱、一早起来就不想上班,也没有办法从工作上得到满足感,那么你9成9 是患上了职业倦怠,要想办法治疗了。
看至此,我突然觉得现今社会到底还有多少人是没有职业倦怠的?加上这两年疫情肆虐,生命在弹指间消失,更让许多人看淡工作,想让自己多些时间看世界。既如此,还有多少个还深爱自己工作的?就算是有,也是极少数而已。
社会急速发展,人们存活的价值观改变,现今许多年轻人对未来都没有太高的要求,抱单身主义的人大有人在。不想承担责任,让他们的生活进入“躺平”的的状态,别说他们可以在职场上付出多少,就算个人生活,他们都不想规划了。别说上班族如此,就算是象牙塔内的老师及学生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师资荒是棘手的问题,年纪稍大的老师为自己的晚年健康着想,纷纷要求提早退休,不希望自己服务至该退休的60岁,却只能在病榻上走完余生,或者还来不及享受,就这样走了。这虽说是职业倦怠造成的后果,但其影响却不容小觑。这不但加剧了师资荒,更让本来就不多的新晋的老师在这种人人向往“提早退休”的大环境下,也“不思上进,只想退休”,进而也开始倦怠。教育重绩效,也让许多学生心生倦怠。现在也没有多少学生喜欢去学校的。就算教育部指令老师在大门口欢迎学生,希望他们喜欢到校,效果还是欠佳的。因为教育的本质如不改善,我们的学生只会觉得学习太痛苦而倦怠!
追根究底,这一连串的恶性循环的发生,就是因为大家看重的“个人成功指标”并不是人们能轻易达到的。职场上,既没有公平可言,那就选择不争或放弃;学校里,教师工作繁重,育人工作艰巨,也失去了自我放松的时间;在职场上倦怠的家长对孩子学业的要求,也让孩子想放弃。每一年不断攀升的年轻人自杀案及刚规划退休就猝死的个案就可以证明当下,几乎人人都倦怠。人倦怠,就只能通过改善“机制”来唤醒人们的上进意志,否则一旦“倦怠病毒”一旦扩散,国家前景也堪虞!
——————————————————————————
此文刊于 24/5/2022 南洋言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