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SPM成绩终于在23/3/2011放榜了,一直以来因为很难拿A而备受争议的华文科成绩也出炉了。
虽然各方在之前一直说考题不易,但,今年的华文科整体成绩显然的比去年进步了。但我们又切莫高兴得太早,因为根据统计数据,2010年有54947名考生报考华文,其中考获特优的学生(A+,A或A-)增加了1.8%,即从2009年的11.3%增至2010年的13.1%。若我们再看仔细些,我们就会发现2010年考获A+的学生有165人(0.3%),比2009年的108人(0.2%)只多了区区一巴仙!
相对的,我们再看看其他语文科考获特优(A+)的巴仙率。国语有8.6%考生考获A+,英文则有3.7%,就算是同属母语教育的淡米尔文,也有3.2%的考生获得A+!这说明了什么?意味着什么?
有记者对此询问教育总监阿都嘉化为何华文比其他语文科难考A+时,他只是避重就轻地说成绩有上有下是正常的情况。让我感叹的是,自新课程纲要颁布及施行至今,华文科的成绩都是上得很少,下得很多啊!如果成绩公布那一天,你曾到各校去走走看看,你固然会发现有少部分学生考获佳绩而欣喜若狂,但你会看到更多的是考生抱着成绩哭泣的画面。有的学生国英语及其他科目都A+,但华文得A-;有的学生则是全科A,唯独华文拿了个B+!据我所知,这些学生的国语及英语都没有华文来得好。这种情况怎么会出现?而且还是一年复一年地出现?难道我们还是要说是考题太难吗?
我们有好几位前国家领袖说过:只要华人要华文教育,华文教育就会存在。但,如果华文的考试成绩一再让华人失望,你认为我们的新生代还会要华文教育吗?
以前,在70-80年代,华人考华文是自然的事,没有人会顾虑太多,因为华人都知道我们是要靠自己的;今天,由于政府开放奖学金给非土著申请,导致很多马来西亚的华人新生代,都在不知觉中变得极度渴望获得政府供他们读书的机会,所以考不考华文就变成了他们要慎重考量的事了。最令他们担心的是:万一报考了华文,成绩又不好,拿不到奖学金,岂不是可惜?届时,他们会怨华文,甚至怨曾鼓励他们报考的华文老师!
我认为,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靠自己,华团与华人企业应团结起来,也给我们有报考华文的华裔子弟一个肯定,不但给有考华文的华裔提供奖学金(但不一定要求考A),甚至还可让有报考华文的华裔优先获得进入大企业工作的机会!如此一来,我想:日后,许多华裔也许就会把读华文、考华文视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此文刊于29/3/2011星洲《言路》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