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14

老师不是神仙


            一直以来,老师们在茶余饭后常谈的话题除了教学问题以外,就是谈论各自掌管的班级的优劣了。笔者因此就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老师们大部分都不喜欢被委派去教精英班,俗称“好班”,他们认为教这些班级压力大,常成为舆论的焦点,里头的学生又骄傲自大,自私自利,绝不好教。他们都说自己喜欢教中等的学生,说这些学生会乖乖听话,教得较为开心。

            这样的论调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但近几年来,我就常听到老师说这样的话。究其根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有这样的心态呢?是怕无法应付学生的提问?还是不喜欢学生太聪明?从前,我们不是常听人说:孩子聪明就好教的吗?如果每个老师的心态皆如此,那对成绩好的学生不是很不公平?

当然,这些精英班最终还是会有老师去教的,但老师对这些学生的要求就相应高了,老师常对他们说的话就是:你们是第一班的学生,应该要有怎样怎样的表现,有者甚至不允许他们有犯错的机会。一旦犯错,老师就会把他们与其他较差的班级比较,数落他们。对课业,老师仿佛认为他们天生就已精通各门未教的知识,很多功课都会叫他们带回家做。孩子回到家若不会做,又怕老师骂,就只好去补习了。我常想:老师如果愿意把这些孩子当作是普通孩子,像教其他班级一般按部就班地教导,学生还有必要去补习吗?若说老师的压力大,这些学生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学习,压力不是更大吗?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实,这些精英班的学生也是人,里头的学生也许曾经比别班的学生努力一些、资质好一些,所以才会进入所谓“精英班”,但他们不懂的事儿也很多,他们也有活泼的一面;也许他们之中也有较为自大的学生,但那绝对不是全部,教师千万别让他们觉得上课太沉重,他们日后才会在生活中贯彻终生学习的习惯。

其实,老师遇到班上的学生爱发问一些刁钻的问题,老师也不要觉得被冒犯,反而应该引导学生如何提问,并明确的告诉学生:老师不是神仙,也不是万事通,所以要是碰到不懂的事,也需要学习,更需要向别人请教,实践“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精神。如果老师会这样做,学生就会明白何谓“学无止境”,他们更会因此懂得“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道理,进而学会互相尊重。

总而言之,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今天开明教导学生,他日学生就会谦虚受教!


 此文刊于27/5/2014 南洋《言论》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