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19

奖励的用意

           学校今年办家长日,为了鼓励家长踊跃出席,特增设了一项奖励——每个年级家长出席率最高的两个班级将可获得现金奖,其班主任也可以获得证书一张。结果,文科理科的资优班或所谓的“前面班“囊括了两个奖项。
 
            对此,我觉得这个奖项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这些所谓的资优班级,其父母本来就会前来,不是因为有奖而来的。而后进生,他们之中有许多都不告诉家长有关家长日的事(他们的父母也不关心,他们的成绩才会落下)。因为比起回家被打被骂,这个小奖励,他们选择自动弃权。更何况,就算他们尽量出席,家长出席达80%,也无法与100%出席的资优班相比。这样一来,这个奖项还有意义吗?

            柳宗元《断刑论》中提及“赏务速而后有劝”,除了讲究奖赏的速度以外,也说明了进行奖赏的目的应该是要能起劝善的作用。这样说来,那上述奖赏就完全失去了意义了,因为资优生就只是顺便“多拿”了这个奖励而已。

            另外,许多学校每年皆会颁发“全勤现金奖”给一年内从未缺席的老师,用以鼓励老师不缺席,减少学校老师不够及代课的问题。本意是好的,但是执行始终有他的漏洞。首先,尽责的老师真的病了,会拿病假,不会在意全勤奖,因为健康比金钱重要。为了奖项,罔顾健康,是傻子所为。那些进班滑手机,不理教务的老师,就算天天到校,也没有什么生产力啊!这样看来,这个奖项还有意义吗?

            总而言之,奖赏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只是为了奖而奖,那就如同学生为了获得全年阅读大赛奖,而拼命抄书本简介,一点意义都没有了。故此,我希望我们在颁发任何一个奖项时,务必考量实际情况,举善荐贤,不以表面功夫分高下,那么奖赏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
此文刊于14/7/2019 南洋言论版

9.7.19

《女人本弱,为母则刚》


           日前,接连听闻几个资优生因为无法接受舆论而选择自杀了结生命的新闻,我心中揪成一团。曾几何时,我也曾经有过轻生的想法?不被接受不被了解的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了解的。大家常会规劝抑郁者,不要想太多,不要介意别人说的话,而这些偏偏是有自杀倾向的人完全无法接受的。换言之,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并不是一个解决方式。在他们脑子里面,只有不存在这世上,才能不要介意别人的看法。

            从小,因为生活的拮据,对人生,我一直都不乐观,一直都假装强悍来避免别人的迫害。我也一直以为:人优秀了,自然就有人会欣赏自己。所以,我做任何事,都很努力,都很认真,也的确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但是,我并不快乐。这是很奇怪的事。小女儿升上中学以后,也和年轻的我一样,很难快乐。她喜欢感叹时光的流逝。每当黄昏时分,她会感叹自己的时间又少了,为自己还一事无成而抓狂。人生本需要去规划,理想需要去展望,她却全都不要。我不知道这事有多严重,一直到有一天,她告诉我她想了结生命,我才知道事态严重。我四处寻专家与她谈,希望帮到她。然而,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她依然如此。有时她想改变,但是事与愿违,情绪一直处在谷底,无法自拔。           

            她的情况越是不乐观,我就必须越坚强。我因此想起一句话:女人本弱,为母则刚。这才是真正的坚强。为了她,我开始认真开看待自己的问题,我去学习辅导技巧,去探索自己的原生家庭创伤,我想治好自己,更想治好自己的孩子。这是一段不容易的历程。人,面对自己才是最困难的事。为了她,我曾经哭泣、自责,当我尝试帮助她,她却报以自残时,我的无助,我的悲痛,文字是无法尽诉的。我必须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我必须走出自己的阴影,才能去引领她。

            而今,虽然她的情况没有完全好转,但是,我知道我不可以放弃,因为我一旦倒下,她就完了。我不断催眠自己:自己必须努力,必须带孩子走出无助。不管面对多少困难,我都不可以倒下,说不准她就是来成就我的天使呢!

有时,想问:除了陪伴,除了辅导,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到一个自视甚低、没有人生目标,思想晦涩的孩子?如果有,真心请大家给我引荐,让我可以更轻松陪伴她,直到她长大。我也清楚知道,如果万一不幸的事件还是无法避免的发生了,我想我也会坚强面对。既为母亲,这下半生只注定坚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刊于星洲星云版 13/6/19   








《实行无现金学校好不好?》

            前些日子,我们的教育部长又提出了教育部拟于不久的将来在全国各校实行无现金付费的愿景,让人惊喜之余,也不禁赞叹部长的创意无穷。由于此课题与校园有关,于是我决定让国家10年后的掌舵人——一群高中生写下他们对此建议的看法。
 
            从收回来的文章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与他们有切身关系的课题是挺有见地,也言之有理,让我大感欣慰。如果以后他们有机会掌管国家政权,也有如此开明的看法,也是难得的。

            无现金学校看似方便,也仿佛减轻了教师的教务工作,因为一切收费都以扫码的方式进行。校园的偷窃及遗失事件也仿佛可以减少,因为学生不必带现金到学校了。无现金学校的学生只需要用手机程序或一触即通卡,就可以轻松在校完成所有的付费,包括在校园食堂买食物或到贩卖部买学校用品。食堂小贩及贩卖部工作人员也不必忙于找零,减少学生购买食物或物品后等待找零的时间。这项计划肯定有其好处的。然而,我们必须考量的是实施的对象是谁。如果他们是大专院校的学生,当然是利多于弊,毕竟大专生是懂得理财的一群。

反观中小学生,他们的心智一般不成熟,也容易受朋友影响,使用手机程序或一卡通付费,恐怕会造成学生挥霍的坏习惯,毕竟把电话或卡片靠近收款机器一扫,钱就被吸走了,完全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心痛”。如果父母有在手机程序上绑定户头,那后果更不堪设想了——学生会养成花钱如流水的习惯。再来,中小学生若一再使用这种方式付费,久之则会丧失算钱或找零的能力。他们从数学课中所学的知识及运算法根本无法用在生活中!这样的学习还有意义吗?

此外,还有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一旦学生的手机或付费卡不见,那么老师的调查工作就会更繁琐了。当然,为落实无现金校园,校方肯定必须花更多的钱购置扫描机器及承担维修费用。

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在中小学实施无现金校园是不合事宜的,校园罪案问题不但不会减少,学生也没有机会看见真钞,那他们在数学课学到的技能就沦为纸上谈兵而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刊于24/6/19 南洋言论版


《以诚为本,以信为根——谈诚信在修身齐家治国的作用》

前言
从古至今,诚信乃是兴国治家之本。然而,经过几番人事变迁,诚信的价值观已渐被忽略。如今,大家利字当头,事事皆以利为先,才会导致让社会走向冷漠及无情。为此,要在现今社会中重新振兴这人文素养是刻不容缓的。
诚信立人持家,社会安定不动乱
    从字面上看,就是诚实、诚恳,不弄虚作假;“则是信用、信。在家庭里面,诚信重要吗?肯定重要。家庭是塑造孩子品格的第一处所。有诚信的家长,才能教育出有诚信的新生代。他日他们成家立业时,必定也会秉持诚信,待人处事才不会乱了方寸。
      倘若你家孩子在地上捡到50仙,他把钱交给你。你是家长,你会如何处理?是教他拾金不昧,还是告诉他,小数目没关系,自己收起来就好?这就是考验一个人诚信的时候了。如果孩子被教导要拾金不昧,以后他在处理任何事物时,就会想到他人的需求,会将心比己,会以大局为重;反之,如果孩子被教导忽视这样的事,他们长大后,大概就会贪图小恩惠,把团体组织,以至于国家的利益抛一边的想法,这样出乱子的机会还真的是多的是啊!
      换言之,诚信观念是从家里开始灌输的。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行为规范的启蒙老师。孩子对诚信有怎样的观念,很多时候其实是父母的雏形。倘若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习惯用欺骗的方式让孩子乖乖就范,那么孩子的潜意识中就学会了“欺骗”这个概念,在有必要的时候,他们就会拿出来用。到时,可能是用欺骗的方式,让父母满意自己的成绩,让自己免于责罚。
再说,现在孩子一般都受宠被溺爱,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会用尽各种手段,包括欺诈的方式来获得它。这时,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劝阻,或看出端倪并给予辅导或纠正,孩子长大后恐怕要成为社会的诈骗高手,造成社会的不安了。对此,孔子也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不讲信用,没有诚意,在社会上既不会有立足之地,搞不好还会成为败类,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家庭的和谐,有赖于家庭成员的和睦共处,而和睦相处的条件就是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才能达到「家和万事兴」的目的。唐代文人魏徵说过:“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若家人彼此缺乏忠诚、互不信任,家庭便会逐渐崩溃。家庭一旦崩溃,对孩子的心智成长,对日后社会的治安稳定与否都有深远的影响。此外,朋友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说:朋友之间,也必须有诚信,才能得到朋友的信任,情谊才会久远。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找到推心置腹、无私助己的朋友了。
由此可见,诚信的价值观,小则可以确立自己的人格魅力,大则可以打造和谐家庭,促进社会安宁,实可谓是一举多得,百利无一害啊!
      有人说,一个人太有诚信,但整个社会却没有做到诚信的根本,那他去到社会注定就会被别人耍,也难以融入社会。然而,我却认为,所有的改变都必须从个体开始,再延伸到族群,以至整个社区及国家。倘若我们因为怕自己与别人格格不入,而选择同流合污,那么诚信抬头之日,恐怕就遥遥无期了。我们必须相信:只要肯改变,哪怕只是一小群人,但是一段时间后,就会影响一大群人,然后蔚为风气的。
      我认为:诚信是人们的道德范畴,可谓是我们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信用的合称。有诚信的人,总是比较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可,并得到更多的机会,进而获得成就。     
诚信经商治国,国富民安升太平
      一个国家的兴衰,与那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状况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先进国家的经济水平都是高于平均值的。在这方面,我认为诚信这素养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倘若一个人从小就未被灌输诚信的价值观,满脑子全是造虚弄假,毫无诚信,长大一旦从商,他们会得商人或其他国家投资者的信任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都知道,经商之道诚信排第一。商家必须重视信用,不能用坑蒙拐骗的伎俩坑害别人,不赚昧良心的黑钱,才是长久的经商之道。有个网络上甚红的“乔家的换油”的小故事就很有代表性。
故事说:乔家从复胜油坊,运胡麻油回山西销售。然而,经手伙计为图厚利,在油中掺假,掌柜发现后,即令另行换装,并收回售出的掺了假油的产品或补其差额。这样的做法,在经济上虽一时受了点损失,但信誉无价,复胜号过后所销之油成为人们长期信得过的商品,生意更加兴隆。一个品牌发展得好,一般都是由于一代又一代的商人严格执行“诚信第一”的准则,才能在商海搏击中不断地抓住商机,拓展市场。
在商场上,盛传这样的一句话:“诚信是金,服务用心”这意味着“诚信”这种精神和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阐述着“诚信经营”是企业兴盛之本。企业兴盛,带动经济繁荣,人民失业率减少,生活就会富足无忧。这就是诚信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深远影响。
此外,诚信同时也是治国的根本法宝。左丘明《左传》有说:“信,国之宝也。”孔子也认为“民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因此,统治者必须“取信于民”,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讲究诚信的国家,也会在国际社会中享有良好的信誉,进而促进他国与我国合作的几率。
一个讲究诚信的领袖或政党,必定言出必行。对于各种政策的颁布,都会先研究其可行性及政策对社会及人民长远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执政者不会朝令夕改,以致让人无所适从。不拿别的事来说,单说我们新政府实施的各种政策,比如过去一年许多政要为了在大选时胜出,而对人民许下的许多承诺,至今都未见其可。一年下来,新政府颁布了许多新政策,却没去设想政策颁布后所引起的影响。虽知道改变要时间,但是也要有信诚为本,按部就班,才不会失信于民。任何想快速达致成效的想法都是国家濒临祸患的源头。
吕不韦在《吕氏春秋·贵信》一篇提及:如果君臣不讲信用,则百姓诽谤朝廷,国家必不得安宁;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由此可见,失信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何等大啊人民如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只有取信于民,才能长久保有政权,否则终会被唾弃。只要人民相信执政者,执政者也成功获得人民的信任,那么国家兴盛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憧憬必会有实现的一天!

总结
古语有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意思是“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一个人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可使内心无愧,坦然宁静,给他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快乐,是安慰心灵的良药。一个人若不讲诚信,就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彼此间无信任感,所带来的后患无穷。
综上所述,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每人应有的一种责任、道义及生活准则。有诚信者,除了彰显个人声誉,也会为自己、社会以至于国家带来长期的好处。换言之,我们可以这样概括:诚信在修身齐家治国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而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确保正常生活秩序的准则;就国家而言,诚信是珍贵的国际形象。故此,诚信是现今社会必备的能力与条件之一。没有了它,国家是难于取得进步的。


此文获得2019全国征文比赛 ~佳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