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2008至2009年间的畅销书,是我的一位学生送给我的。我一直没有认认真真的把它看完,不为什么,只因为每一次看不到几页,我就会泪流,为书里提及的每一个角色。
如果有一个人永远为你守护,那是多么幸福的事;但那个守护别人的人,是否得到身为人该有的尊严?如果这种守护根本不是他想要的,她的人生就如寄居物,也像后备胎,需要用着时才会找到她。
这本书里头的主角——安娜,因为父母生下她来作比她年长三岁的姐姐的守护者,在需要时就给姐姐提供白血球、干细胞、骨髓,甚至是肾脏,父母对待她如物品的方式,让13岁的她将父母控上了法庭,因为她想要拿回自己的身体支配权,她不想再任人鱼肉。她要找回自己生存的权利。
也许父母生下她的动机就已是一个大错,才会忽略一个人会因长大而会有的思想。爱孩子,是父母的出发点,所以生下了书中的悲剧人物——安娜。可是,他们忘了,这个用于救人的孩子也是自己亲生的。如果一个人的存在只是为了让另一个人存活,那将是多么悲哀的事啊~~
当安娜作出反抗时,当大家都以为她会成功的当儿,作者做出了最好的铺排,她写出了“血浓于水、手足情深”的伟大。最后,安娜走了,把肾脏给了姐姐,也给了姐姐新生,两姐妹的生命仿佛已结合在一起,永远不必再分你我;两个人的灵魂聚集在一个躯体里,得到双亲完整的爱。
这本书,虽不是新书,但每一次翻阅,都会让人有所领悟。
生命,是庄严的,如果你选择带一个生命来到世间,就必定要给他完整、或至少平等的爱!
这是我这一次读由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著,林淑娟译的《姐姐的守护者》(My sister’s Keeper)的新体悟。
此文刊于30/3/2011南洋《副刊*读乐乐》版
30.3.11
28.3.11
又见SPM成绩放榜
2010年SPM成绩终于在23/3/2011放榜了,一直以来因为很难拿A而备受争议的华文科成绩也出炉了。
虽然各方在之前一直说考题不易,但,今年的华文科整体成绩显然的比去年进步了。但我们又切莫高兴得太早,因为根据统计数据,2010年有54947名考生报考华文,其中考获特优的学生(A+,A或A-)增加了1.8%,即从2009年的11.3%增至2010年的13.1%。若我们再看仔细些,我们就会发现2010年考获A+的学生有165人(0.3%),比2009年的108人(0.2%)只多了区区一巴仙!
相对的,我们再看看其他语文科考获特优(A+)的巴仙率。国语有8.6%考生考获A+,英文则有3.7%,就算是同属母语教育的淡米尔文,也有3.2%的考生获得A+!这说明了什么?意味着什么?
有记者对此询问教育总监阿都嘉化为何华文比其他语文科难考A+时,他只是避重就轻地说成绩有上有下是正常的情况。让我感叹的是,自新课程纲要颁布及施行至今,华文科的成绩都是上得很少,下得很多啊!如果成绩公布那一天,你曾到各校去走走看看,你固然会发现有少部分学生考获佳绩而欣喜若狂,但你会看到更多的是考生抱着成绩哭泣的画面。有的学生国英语及其他科目都A+,但华文得A-;有的学生则是全科A,唯独华文拿了个B+!据我所知,这些学生的国语及英语都没有华文来得好。这种情况怎么会出现?而且还是一年复一年地出现?难道我们还是要说是考题太难吗?
我们有好几位前国家领袖说过:只要华人要华文教育,华文教育就会存在。但,如果华文的考试成绩一再让华人失望,你认为我们的新生代还会要华文教育吗?
以前,在70-80年代,华人考华文是自然的事,没有人会顾虑太多,因为华人都知道我们是要靠自己的;今天,由于政府开放奖学金给非土著申请,导致很多马来西亚的华人新生代,都在不知觉中变得极度渴望获得政府供他们读书的机会,所以考不考华文就变成了他们要慎重考量的事了。最令他们担心的是:万一报考了华文,成绩又不好,拿不到奖学金,岂不是可惜?届时,他们会怨华文,甚至怨曾鼓励他们报考的华文老师!
我认为,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靠自己,华团与华人企业应团结起来,也给我们有报考华文的华裔子弟一个肯定,不但给有考华文的华裔提供奖学金(但不一定要求考A),甚至还可让有报考华文的华裔优先获得进入大企业工作的机会!如此一来,我想:日后,许多华裔也许就会把读华文、考华文视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此文刊于29/3/2011星洲《言路》版
虽然各方在之前一直说考题不易,但,今年的华文科整体成绩显然的比去年进步了。但我们又切莫高兴得太早,因为根据统计数据,2010年有54947名考生报考华文,其中考获特优的学生(A+,A或A-)增加了1.8%,即从2009年的11.3%增至2010年的13.1%。若我们再看仔细些,我们就会发现2010年考获A+的学生有165人(0.3%),比2009年的108人(0.2%)只多了区区一巴仙!
相对的,我们再看看其他语文科考获特优(A+)的巴仙率。国语有8.6%考生考获A+,英文则有3.7%,就算是同属母语教育的淡米尔文,也有3.2%的考生获得A+!这说明了什么?意味着什么?
有记者对此询问教育总监阿都嘉化为何华文比其他语文科难考A+时,他只是避重就轻地说成绩有上有下是正常的情况。让我感叹的是,自新课程纲要颁布及施行至今,华文科的成绩都是上得很少,下得很多啊!如果成绩公布那一天,你曾到各校去走走看看,你固然会发现有少部分学生考获佳绩而欣喜若狂,但你会看到更多的是考生抱着成绩哭泣的画面。有的学生国英语及其他科目都A+,但华文得A-;有的学生则是全科A,唯独华文拿了个B+!据我所知,这些学生的国语及英语都没有华文来得好。这种情况怎么会出现?而且还是一年复一年地出现?难道我们还是要说是考题太难吗?
我们有好几位前国家领袖说过:只要华人要华文教育,华文教育就会存在。但,如果华文的考试成绩一再让华人失望,你认为我们的新生代还会要华文教育吗?
以前,在70-80年代,华人考华文是自然的事,没有人会顾虑太多,因为华人都知道我们是要靠自己的;今天,由于政府开放奖学金给非土著申请,导致很多马来西亚的华人新生代,都在不知觉中变得极度渴望获得政府供他们读书的机会,所以考不考华文就变成了他们要慎重考量的事了。最令他们担心的是:万一报考了华文,成绩又不好,拿不到奖学金,岂不是可惜?届时,他们会怨华文,甚至怨曾鼓励他们报考的华文老师!
我认为,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靠自己,华团与华人企业应团结起来,也给我们有报考华文的华裔子弟一个肯定,不但给有考华文的华裔提供奖学金(但不一定要求考A),甚至还可让有报考华文的华裔优先获得进入大企业工作的机会!如此一来,我想:日后,许多华裔也许就会把读华文、考华文视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此文刊于29/3/2011星洲《言路》版
27.3.11
清明扫墓
今天,去申那央华人义山祭拜爸爸去了。
今天人潮很多,烟熏得我们双眼泪流~~很难过。
妈妈用最快的速度拜好后,我们便向爸爸“告别”回家了。
11年了,时光飞逝。在路途中,听到一曲~~“小李飞刀”,我仍记得那是父亲喜欢的歌
难得一身好本领,情关始终闯不过~~
人生几许失意,何必偏偏选中我,
挥刀剑,断盟约,心底也是难过。。。
也许这是父亲的心声吧~~
趁这一天,我就把写父亲的文章,第一次得到冠军荣誉的作品,也就是在今年《寸草心7》征文赛的冠军作品放上来,让我的学生朋友看,也借此纪念我的父亲。
我相信,人的一生,一般会出现两个伴,上半生与父母,下半生则与配偶子女为伴。如果人的命运可以选择,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想我还是会把手让你紧握,让我们携手相伴,再续父女情。
小的时候,我总是听到人们说:女儿是父亲前生的情人,所以做父亲的总是特别疼女儿,尤其是对长女。当时的我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然,在知悉父亲是如何为了我走完他艰辛的一生以后,现在的我是完全相信了。
******
和许多70年代的人一样,我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吃的,不丰厚,除了过节,否则永远都是一菜配饭;住的是租的一间房,寄人篱下,得看人脸色,得在炎热的锌片下写字做功课;穿的,是别人不要的旧衣裳,却把它当作新衣穿;用于代步的,永远是靠那一双脚,一年到头都不晓得坐车的滋味。年过不惑的我如今在与人谈起从前的那种辛酸,描绘着那样的生活背景,那样的生活环境时,他们都会说我是看戏看太多了,净在编故事。但,只有天知道,我真的那个年代少有的个案。
我没有朋友,没有年龄相近的表兄弟姐妹可以一起玩乐,长相更是土土呆呆的,家里只有一个妹妹,这造成我不善于与人沟通。认真想想,当年缺乏儿时的玩伴,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人贫亲疏”,亲人都怕我们接近他们及他们的孩子,想必也怕我们会向他们借贷吧?就算我在校有一两个较有交谈的朋友,他们也不太愿意来我当时住的“热炉锅”做客。 为此,我变得更孤僻,也不爱笑。长期缺乏笑容让我的嘴角都往下垂了。 可想而知,当时的我,除却读书,就没有什么是我可以做的事了。也只有读书,能让我觉得人生的意义,也让我的父母在我的成绩公布时稍有颜面!
有时,我在想:今日的我,若没有经历往日的磨练,若没有父亲直接或间接的指引,我还会是我吗?
******
由于家境不好,我们租的只是一间房间。同一间屋子内,还有许多其他房客。屋主吝啬,美其名叫“节俭”,她不给我们安装所谓的“白灯”或“原子灯”。入夜以后,我们房里就只有一盏五至十瓦特的灯炮可照明了。在这种光线下做任何事都是吃力的。为此,父亲从小就训练我做事必须快、快、快。快,才能用同样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才能帮母亲缝更多的衣服,才能在做完家事后,在天黑之前做完所有的功课,也才能用那间屋子仅有的冲凉房,更快做好自己每天该做的洗刷工作,以免引来别的租客的不满。由于所有事情都必须在天黑之前完成,所以我放学后没有机会留校参与任何活动。这也许也是我没什么朋友的缘故吧!
为了让我养成“做事快”的习惯,父亲总是以身作则,以与我竞赛的方式来训练我。因为当时我年纪小,而小孩又总好胜,我在输了几次后,就被父亲激起好胜心来努力超越他。就这样,我养成了做任何事都快的习惯。
说到快,我脑海还浮现的就是小时父亲与我玩的游戏。当年,就是70-80年代,也盛行近几年来又崛起的魔术方块及数独游戏。玩魔方、数独(soduku)是我从前觉得很烦的事,没料到这些游戏竟会在20余年后再度风靡。父亲走了,我就怎么也学不会,更找不回那些曾经赢过父亲的速度了。
当年,父亲爱玩魔方,并在摸清了一些诀窍后,就以半命令的方式,叫我也学着玩。我其实也不是很有兴趣,但既被叫到了,也就掌握了各种技巧。
而今,碰到孩子因学玩魔方而问我方法时,我脑海竟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回忆!原来,当年我毫不在意的事,还有派上用场的时候。我绞尽脑汁,还是得对孩子说抱歉…我懊悔为何当初不曾把诀窍记录下来。原来,一些过往拥有、但不被珍惜的事物,都是今日想拥有及想珍惜的美好啊!
此外,父亲总爱在每个闷热的晚上、他睡不着的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画了一大叠挤满数独格子的纸张,要我第二天在限定的时间完成。当时的我真的可以很快完成,我还记得父亲满意的神情。尽快完成,不完全是接受父亲的训练,而是我的功课在上了五六年级后真的必须用更多时间来完成。不做完父亲给的任务,如何有时间做功课?当年,父亲一定以为我这个他最疼的女儿一定已牢记其中诀窍,一定以为我会惦记终生…然,他一定和我一样都没料到,时间真的会冲淡回忆,狠狠洗掉了从前父亲储存的知识记忆库……今天,看到书店坊间,许多年轻人都捧着书本,在玩这些游戏时,感觉时光已在倒流,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位因玩数独而意气风发的自己,看着今天望着数独纸张而无措的自己叹气…。人,总是要悔不当初。我想:是我辜负了父亲的一番教导、辜负了父亲对我的爱……。
*******
父亲年轻的时候,也就是我小时候,是瘦而硬朗的。他做事或走路的速度之快,时下养尊处优的年轻人绝比不上他。因为我是他第一个孩子,虽然是女儿身,他也对我疼爱有加,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当然,有更多时候,他是把我当儿子来训练了,尤其是妹妹出生后。他要我独当一面,不怕困难,稍大一些,他就常叫我一个人去政府部门办理一些事务。至于看书,我在父亲的影响下,我看得最多的是武侠小说。十来岁时,别人处于思春期,而我却是满腔侠义豪情,对儿女私情简直就是不屑一顾,这让我从不花时间去想那些男男女女的事。没有爱情的中学生涯,间接减少了父母的担忧。
时光流逝,生活的变化,会让许多人与事发生许多变化。在我进入大学时,父亲已变得胖而多病了。他行动缓慢,不能有太大的动作,否则便会气喘吁吁。但是,为了他这个让他引以为荣的女儿,还是坚持与妈妈一起陪我走到车站,或在我回家时,到车站接我。每次上车后,望着父亲远去的身影,眼前就会一片朦胧。回乡到家时,看见父亲挺着笨重的身躯,在人群中艰难的四处张望,寻找孩子踪迹的模样时,我的鼻子也会酸酸的…。曾几何时,父亲已无法健步如飞?曾几何时,我这个在他训练下长大的孩子,已找不到他昔日的身影?
再后来,我结婚了。父亲并不要求什么礼金,只要我的另一半、他的女婿对我好,要像他一样永远为我着想。每次想到这里,我总会热泪盈眶。父亲向来不轻易流露他对我的爱,那一次,在婚礼上,父亲的话,让我倏地醒悟:其实父亲一直在为我打算、为我担忧。我想要多陪父亲多些时间的念头刚起,父亲就因一次手术的失误,无法再站起来,举起手更是犹如挺千金重般吃力了。那时,每一次回家,每一次望见他辛苦的样子,我就恨自己为何没有能力让他得到更好的治疗;有时,我更恨自己不去读医科,不懂任何治疗方法,也不认识任何医生朋友,以致父亲在病重住院期间,任由粗鲁的医务人员将他翻来覆去、推来调去……
父亲这一病,拖了近一年。当父亲病得很重,医生已宣布无能为力时,我怀孕即将临盆,父亲为了不要影响我与胎儿,坚持叫妈妈不要通知我,让他自己与死神对抗,不要亲人的陪伴在侧。等我知道消息时,已是父亲入殓后的事儿了。
那一刻,我的世界仿如刹那崩溃,所有的安慰与搀扶都无法将我从无底的悲伤中拉起来。一直到妈妈告诉我,父亲留给我的话,说他希望我像个男孩,坚强勇敢面对人生的任何变化时,我才收起眼泪。因为我不能让父亲难过,所以我必须做到父亲对我的期许。那次以后,在整个丧礼过程中,我都不曾掉泪,为履行我与父亲的诺言。
现在,每每望着在父亲往生后不久出生,如今已十岁多的女儿时,我的心还是会升起一片悲怆。
父亲离开我已这么多年,我没在他生前真正奉养过他,始终是我的遗憾。念及时间残酷,会洗去许多记忆,所以我常在生活的缝隙中,写下每一个对父亲思念的回忆。每一次执笔,心中的回忆就会刷新,让我紧紧记得父亲临终前对我的期许,让我勇敢的在这条人生路上行走。
我清楚知道,父亲在我上半生对我的呵护与陪伴,决不是世间任何人可以替代的。
爸爸,我深信:今生你我能成父女,乃因前生情未了,缘未尽。不管您的行动是快是慢,你真是我上半生的伴,是你及你的训练陪我安然度过许多了人生的风雨。
如果人生可以订做、如果命运可以选择、如果真的有来生,我还是希望人生路上常有你相伴!
此刻,如果你泉下有知,我只想说:谢谢你,爸爸。
此文获得雪华堂主办《寸草心7》公开组~冠军。
今天人潮很多,烟熏得我们双眼泪流~~很难过。
妈妈用最快的速度拜好后,我们便向爸爸“告别”回家了。
11年了,时光飞逝。在路途中,听到一曲~~“小李飞刀”,我仍记得那是父亲喜欢的歌
难得一身好本领,情关始终闯不过~~
人生几许失意,何必偏偏选中我,
挥刀剑,断盟约,心底也是难过。。。
也许这是父亲的心声吧~~
趁这一天,我就把写父亲的文章,第一次得到冠军荣誉的作品,也就是在今年《寸草心7》征文赛的冠军作品放上来,让我的学生朋友看,也借此纪念我的父亲。
《我上半生的伴》
我相信,人的一生,一般会出现两个伴,上半生与父母,下半生则与配偶子女为伴。如果人的命运可以选择,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想我还是会把手让你紧握,让我们携手相伴,再续父女情。
小的时候,我总是听到人们说:女儿是父亲前生的情人,所以做父亲的总是特别疼女儿,尤其是对长女。当时的我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然,在知悉父亲是如何为了我走完他艰辛的一生以后,现在的我是完全相信了。
******
和许多70年代的人一样,我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吃的,不丰厚,除了过节,否则永远都是一菜配饭;住的是租的一间房,寄人篱下,得看人脸色,得在炎热的锌片下写字做功课;穿的,是别人不要的旧衣裳,却把它当作新衣穿;用于代步的,永远是靠那一双脚,一年到头都不晓得坐车的滋味。年过不惑的我如今在与人谈起从前的那种辛酸,描绘着那样的生活背景,那样的生活环境时,他们都会说我是看戏看太多了,净在编故事。但,只有天知道,我真的那个年代少有的个案。
我没有朋友,没有年龄相近的表兄弟姐妹可以一起玩乐,长相更是土土呆呆的,家里只有一个妹妹,这造成我不善于与人沟通。认真想想,当年缺乏儿时的玩伴,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人贫亲疏”,亲人都怕我们接近他们及他们的孩子,想必也怕我们会向他们借贷吧?就算我在校有一两个较有交谈的朋友,他们也不太愿意来我当时住的“热炉锅”做客。 为此,我变得更孤僻,也不爱笑。长期缺乏笑容让我的嘴角都往下垂了。 可想而知,当时的我,除却读书,就没有什么是我可以做的事了。也只有读书,能让我觉得人生的意义,也让我的父母在我的成绩公布时稍有颜面!
有时,我在想:今日的我,若没有经历往日的磨练,若没有父亲直接或间接的指引,我还会是我吗?
******
由于家境不好,我们租的只是一间房间。同一间屋子内,还有许多其他房客。屋主吝啬,美其名叫“节俭”,她不给我们安装所谓的“白灯”或“原子灯”。入夜以后,我们房里就只有一盏五至十瓦特的灯炮可照明了。在这种光线下做任何事都是吃力的。为此,父亲从小就训练我做事必须快、快、快。快,才能用同样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才能帮母亲缝更多的衣服,才能在做完家事后,在天黑之前做完所有的功课,也才能用那间屋子仅有的冲凉房,更快做好自己每天该做的洗刷工作,以免引来别的租客的不满。由于所有事情都必须在天黑之前完成,所以我放学后没有机会留校参与任何活动。这也许也是我没什么朋友的缘故吧!
为了让我养成“做事快”的习惯,父亲总是以身作则,以与我竞赛的方式来训练我。因为当时我年纪小,而小孩又总好胜,我在输了几次后,就被父亲激起好胜心来努力超越他。就这样,我养成了做任何事都快的习惯。
说到快,我脑海还浮现的就是小时父亲与我玩的游戏。当年,就是70-80年代,也盛行近几年来又崛起的魔术方块及数独游戏。玩魔方、数独(soduku)是我从前觉得很烦的事,没料到这些游戏竟会在20余年后再度风靡。父亲走了,我就怎么也学不会,更找不回那些曾经赢过父亲的速度了。
当年,父亲爱玩魔方,并在摸清了一些诀窍后,就以半命令的方式,叫我也学着玩。我其实也不是很有兴趣,但既被叫到了,也就掌握了各种技巧。
而今,碰到孩子因学玩魔方而问我方法时,我脑海竟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回忆!原来,当年我毫不在意的事,还有派上用场的时候。我绞尽脑汁,还是得对孩子说抱歉…我懊悔为何当初不曾把诀窍记录下来。原来,一些过往拥有、但不被珍惜的事物,都是今日想拥有及想珍惜的美好啊!
此外,父亲总爱在每个闷热的晚上、他睡不着的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画了一大叠挤满数独格子的纸张,要我第二天在限定的时间完成。当时的我真的可以很快完成,我还记得父亲满意的神情。尽快完成,不完全是接受父亲的训练,而是我的功课在上了五六年级后真的必须用更多时间来完成。不做完父亲给的任务,如何有时间做功课?当年,父亲一定以为我这个他最疼的女儿一定已牢记其中诀窍,一定以为我会惦记终生…然,他一定和我一样都没料到,时间真的会冲淡回忆,狠狠洗掉了从前父亲储存的知识记忆库……今天,看到书店坊间,许多年轻人都捧着书本,在玩这些游戏时,感觉时光已在倒流,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位因玩数独而意气风发的自己,看着今天望着数独纸张而无措的自己叹气…。人,总是要悔不当初。我想:是我辜负了父亲的一番教导、辜负了父亲对我的爱……。
*******
时间流逝的快,是你抓不着的痛。
就在一念之间,它已悄然改变一个人样貌。
父亲年轻的时候,也就是我小时候,是瘦而硬朗的。他做事或走路的速度之快,时下养尊处优的年轻人绝比不上他。因为我是他第一个孩子,虽然是女儿身,他也对我疼爱有加,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当然,有更多时候,他是把我当儿子来训练了,尤其是妹妹出生后。他要我独当一面,不怕困难,稍大一些,他就常叫我一个人去政府部门办理一些事务。至于看书,我在父亲的影响下,我看得最多的是武侠小说。十来岁时,别人处于思春期,而我却是满腔侠义豪情,对儿女私情简直就是不屑一顾,这让我从不花时间去想那些男男女女的事。没有爱情的中学生涯,间接减少了父母的担忧。
时光流逝,生活的变化,会让许多人与事发生许多变化。在我进入大学时,父亲已变得胖而多病了。他行动缓慢,不能有太大的动作,否则便会气喘吁吁。但是,为了他这个让他引以为荣的女儿,还是坚持与妈妈一起陪我走到车站,或在我回家时,到车站接我。每次上车后,望着父亲远去的身影,眼前就会一片朦胧。回乡到家时,看见父亲挺着笨重的身躯,在人群中艰难的四处张望,寻找孩子踪迹的模样时,我的鼻子也会酸酸的…。曾几何时,父亲已无法健步如飞?曾几何时,我这个在他训练下长大的孩子,已找不到他昔日的身影?
再后来,我结婚了。父亲并不要求什么礼金,只要我的另一半、他的女婿对我好,要像他一样永远为我着想。每次想到这里,我总会热泪盈眶。父亲向来不轻易流露他对我的爱,那一次,在婚礼上,父亲的话,让我倏地醒悟:其实父亲一直在为我打算、为我担忧。我想要多陪父亲多些时间的念头刚起,父亲就因一次手术的失误,无法再站起来,举起手更是犹如挺千金重般吃力了。那时,每一次回家,每一次望见他辛苦的样子,我就恨自己为何没有能力让他得到更好的治疗;有时,我更恨自己不去读医科,不懂任何治疗方法,也不认识任何医生朋友,以致父亲在病重住院期间,任由粗鲁的医务人员将他翻来覆去、推来调去……
父亲这一病,拖了近一年。当父亲病得很重,医生已宣布无能为力时,我怀孕即将临盆,父亲为了不要影响我与胎儿,坚持叫妈妈不要通知我,让他自己与死神对抗,不要亲人的陪伴在侧。等我知道消息时,已是父亲入殓后的事儿了。
那一刻,我的世界仿如刹那崩溃,所有的安慰与搀扶都无法将我从无底的悲伤中拉起来。一直到妈妈告诉我,父亲留给我的话,说他希望我像个男孩,坚强勇敢面对人生的任何变化时,我才收起眼泪。因为我不能让父亲难过,所以我必须做到父亲对我的期许。那次以后,在整个丧礼过程中,我都不曾掉泪,为履行我与父亲的诺言。
现在,每每望着在父亲往生后不久出生,如今已十岁多的女儿时,我的心还是会升起一片悲怆。
父亲离开我已这么多年,我没在他生前真正奉养过他,始终是我的遗憾。念及时间残酷,会洗去许多记忆,所以我常在生活的缝隙中,写下每一个对父亲思念的回忆。每一次执笔,心中的回忆就会刷新,让我紧紧记得父亲临终前对我的期许,让我勇敢的在这条人生路上行走。
我清楚知道,父亲在我上半生对我的呵护与陪伴,决不是世间任何人可以替代的。
爸爸,我深信:今生你我能成父女,乃因前生情未了,缘未尽。不管您的行动是快是慢,你真是我上半生的伴,是你及你的训练陪我安然度过许多了人生的风雨。
如果人生可以订做、如果命运可以选择、如果真的有来生,我还是希望人生路上常有你相伴!
此刻,如果你泉下有知,我只想说:谢谢你,爸爸。
此文获得雪华堂主办《寸草心7》公开组~冠军。
26.3.11
23.3.11
为何预测世界末日?
最近阅报,常会看到有关世界末日预言的报道。先是说三月十九日出现的“”超级月亮“(Supermoon),会给地球带来大灾难;接着美国家庭电台牧师团的组织又宣称:根据他们在圣经中找到的两个证据,2011年5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正确日期!届时,整个世界会因一场大地震而支离破碎。这与之前盛传的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明显早了很多。
其实,很久很久以前,我想许多读者和我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世界末日”这词儿了。说着说着,一年一年的过,最新又最新的日期逐一被报导为世界末日,但我们还是安然的走过了20年,真正的末日会在什么时候?我恐怕我们在阳间的大限已满时,大家可能还在预测世界末日在哪一天呢!我想问的是:去预测世界末日的目的何在?
如今世界天灾不断,的确令人肯定世界末日不远了,但这样一直去预测世界末日,有何作用?难不成人们知道了世界末日将到,就该诚惶诚恐,然后不思长进,实行“今宵有酒今宵醉”的及时行乐策略?还是为了提醒世人“把握时机,完成梦想”?
我想:对大部分来说,前者会是大家贯彻的方法,因为每当我在课堂上欲启发学生该展望将来时,有些有类似心态的学生常会回答我说:老师,不用展望啦,2012年就世界末日了,一个人厉害不厉害,都是要一起死的。我多番劝诫他们既知道自己会死,就更应在有生之年尽力而为,以不枉此生。“老师,全部人都死了,做给谁看?谁会看到?”当时,我语塞,一时也很难在班上灌输他们宗教观念。
而今,传言末日提前,新一代会不会更无法纪?社会会不会更乱?有时,我想:预测世界末日,是不是一件好事呢?它让很多人失去发奋的动力,让人不想积极规划人生,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至圣先师孔子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而今,人们尚且不知道该怎样好好活着,为什么要知道什么时候是死期呢?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禁止人们再预测世界末日?不知大限将至,则会让人们对未来又更多的理想、梦想,人也会因这些理想梦想而变得伟大!
此文刊于24/3/2011星洲《言路》版
其实,很久很久以前,我想许多读者和我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世界末日”这词儿了。说着说着,一年一年的过,最新又最新的日期逐一被报导为世界末日,但我们还是安然的走过了20年,真正的末日会在什么时候?我恐怕我们在阳间的大限已满时,大家可能还在预测世界末日在哪一天呢!我想问的是:去预测世界末日的目的何在?
如今世界天灾不断,的确令人肯定世界末日不远了,但这样一直去预测世界末日,有何作用?难不成人们知道了世界末日将到,就该诚惶诚恐,然后不思长进,实行“今宵有酒今宵醉”的及时行乐策略?还是为了提醒世人“把握时机,完成梦想”?
我想:对大部分来说,前者会是大家贯彻的方法,因为每当我在课堂上欲启发学生该展望将来时,有些有类似心态的学生常会回答我说:老师,不用展望啦,2012年就世界末日了,一个人厉害不厉害,都是要一起死的。我多番劝诫他们既知道自己会死,就更应在有生之年尽力而为,以不枉此生。“老师,全部人都死了,做给谁看?谁会看到?”当时,我语塞,一时也很难在班上灌输他们宗教观念。
而今,传言末日提前,新一代会不会更无法纪?社会会不会更乱?有时,我想:预测世界末日,是不是一件好事呢?它让很多人失去发奋的动力,让人不想积极规划人生,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至圣先师孔子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而今,人们尚且不知道该怎样好好活着,为什么要知道什么时候是死期呢?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禁止人们再预测世界末日?不知大限将至,则会让人们对未来又更多的理想、梦想,人也会因这些理想梦想而变得伟大!
此文刊于24/3/2011星洲《言路》版
22.3.11
人生的领悟
今天,与一位学生相约喝茶。我们谈了很多,三个小时转眼飞逝,感觉很好。
我把她当女儿般,与她分享我的人生历练。我从来不知道,自己可以这样毫不顾忌的说这么多自己与别人的事~
对于情感,我总觉得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很重要。所以我说了许多许多~
我也许不懂浪漫,但“诗情画意终不长久”清醒一些,会减少自己受伤的机会~~
有些事情,婚前可以要求;婚后就只能妥协。
有些人,婚前可以选择;婚后就只能接受。
我不认为时下年轻人认为没什么的离婚理由——性格不合是好理由~~
在可以选择时,选择自己所爱;在选择了以后,就要爱自己的选择。
这样的领悟,我希望你会明白~~祝福你^^
我把她当女儿般,与她分享我的人生历练。我从来不知道,自己可以这样毫不顾忌的说这么多自己与别人的事~
对于情感,我总觉得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很重要。所以我说了许多许多~
我也许不懂浪漫,但“诗情画意终不长久”清醒一些,会减少自己受伤的机会~~
有些事情,婚前可以要求;婚后就只能妥协。
有些人,婚前可以选择;婚后就只能接受。
我不认为时下年轻人认为没什么的离婚理由——性格不合是好理由~~
在可以选择时,选择自己所爱;在选择了以后,就要爱自己的选择。
这样的领悟,我希望你会明白~~祝福你^^
21.3.11
我的第一件晚装!
18.3.11
一帘幽梦
我有一帘幽梦
不知与谁能共
多少秘密在其中
欲诉无人能懂
窗外更深露重
今夜落花成冢
春来春去俱无踪
徒留一帘幽梦
谁能解我情衷
谁将柔情深种
若能相知又相逢
共此一帘幽梦
窗外更深露重
今夜落花成冢
春来春去俱无踪
徒留一帘幽梦
谁能解我情衷
谁将柔情深种
若能相知又相逢
共此一帘幽梦
窗外更深露重
今夜落花成冢
若能相知又相逢
共此一帘幽梦
这首歌是我常给孩子唱的催眠曲,她很喜欢,我很有感触。
人生如梦,谁能解梦?
不知与谁能共
多少秘密在其中
欲诉无人能懂
窗外更深露重
今夜落花成冢
春来春去俱无踪
徒留一帘幽梦
谁能解我情衷
谁将柔情深种
若能相知又相逢
共此一帘幽梦
窗外更深露重
今夜落花成冢
春来春去俱无踪
徒留一帘幽梦
谁能解我情衷
谁将柔情深种
若能相知又相逢
共此一帘幽梦
窗外更深露重
今夜落花成冢
若能相知又相逢
共此一帘幽梦
这首歌是我常给孩子唱的催眠曲,她很喜欢,我很有感触。
人生如梦,谁能解梦?
感觉不错!
http://klscah.org.my/2011/03/2991.html
获悉自己得到奖项时,心里因受另一件事困扰,并没有预期的快乐。
以前,我认为部落有越多学生朋友阅读就越好,经过一年的考验,才知道多并不代表好。
现在,知道自己的部落有谁在看,知道自己在和谁倾诉,感觉很踏实,所以我又可以继续经营我的部落了^^
这次得到冠军奖项,是前所未有的荣誉,我放开了被干扰的不快后,才兴奋了起来。
我会继续努力,用我最真诚的心,去写人生的百态,也写自己的感受。
这次重新再来,感觉不错!真的!
获悉自己得到奖项时,心里因受另一件事困扰,并没有预期的快乐。
以前,我认为部落有越多学生朋友阅读就越好,经过一年的考验,才知道多并不代表好。
现在,知道自己的部落有谁在看,知道自己在和谁倾诉,感觉很踏实,所以我又可以继续经营我的部落了^^
这次得到冠军奖项,是前所未有的荣誉,我放开了被干扰的不快后,才兴奋了起来。
我会继续努力,用我最真诚的心,去写人生的百态,也写自己的感受。
这次重新再来,感觉不错!真的!
12.3.11
~闭幕~
我现在的心情很复杂,很矛盾。
原来,我们当老师的,不能公开表达自己在一刹那间的感受。
我们必须像圣人,做到人类的典范~~
我开始明白我的一个朋友为什么不再在网上写文章。
因为,你写了,别人会歪曲你的意思,别人会用自己的观点去评估你,
结果你左右不是人。
结果你左右不是人。
写网志,有点无奈的就是:
你不知道谁看了你的文章,你不知道别人怎么诠释你所写的。
你不知道谁看了你的文章,你不知道别人怎么诠释你所写的。
结论是:你不可以让人真正了解你的心情。
去年,因为读书,为与仍在籍的学生联系,
所以我开始写部落。
所以我开始写部落。
现在,他们也毕业了,我也将在明年回校,
就当这两年是我出走的一场梦吧。
就当这两年是我出走的一场梦吧。
于是,我做了一个决定: 我不会再写了。
自己的心情,还是留给自己吧~~
小的与大的
女儿刚上中一,参加了一个团体。他们有个被老师默认、说是用来让小的认识那些大的“潜规则”——拿电话与签名。他们那些大的设想周全,怕小的分工合作来拿大的电话号码,所以,两方必须要交换电话号码。换句话说,如果小的有大的号码,但大的没有,就表示那小的“出千”!
本来,也没什么,大的在给号码前,通常都会问一些问题作为拿到号码的条件。问的问题,有些是有关那个团体的(无可厚非),有些则是无聊透顶的,就如“我家有没有养猫?”“你知道我妈妈的电话号码吗?”......昨天,女儿就问我知道不知道某某“大的”妈妈(我认识)的号码?还要两个。我问为什么要?她说只有拿到了,才算是过关,那“大的”才会给签名还有号码。
我听了,无名火上升,孩子在校的事,怎么要牵涉到父母了?这是哪门子道理?发出问题的所谓“大的”有没有脑的?(如果我叫她去拿孩子爸爸的电话,行吗?)就算女儿真的完成任务,我把号码给她,那么对她参与这团体的认知有帮助吗?我也同时犯下了胡乱把朋友电话号码给人的大错!于是,我坚持不给,也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我不给。
我告诉她:待人处事,应以善为贵,故意刁难别人,并不是我要她学到的方式。如果它通过测试,明年升格为“大的”时,也应帮助“小的”,而不是这样刁难学弟学妹的。我们身为“大的”,就要有我们的风范,尽力去协助“小的”,让他们能够自立。如果抱着以前曾受过刁难,所以今日“以牙还牙”,就不是我想看到的。
孩子听了,点点头,表示知道该怎么做了。我还告诉她:如果那个“大的”因为你无法出示她妈妈的电话号码而不给你签名,你也不必难过,君子有自己的原则,有可为和不可为的事。在这件事上,拿不到号码也无所谓,就算过后因此无法通过测试,当不成那个团体的一员,也不要紧。至少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得对或不对。其实,做个快乐的普通学生,也是不错的。
本来,也没什么,大的在给号码前,通常都会问一些问题作为拿到号码的条件。问的问题,有些是有关那个团体的(无可厚非),有些则是无聊透顶的,就如“我家有没有养猫?”“你知道我妈妈的电话号码吗?”......昨天,女儿就问我知道不知道某某“大的”妈妈(我认识)的号码?还要两个。我问为什么要?她说只有拿到了,才算是过关,那“大的”才会给签名还有号码。
我听了,无名火上升,孩子在校的事,怎么要牵涉到父母了?这是哪门子道理?发出问题的所谓“大的”有没有脑的?(如果我叫她去拿孩子爸爸的电话,行吗?)就算女儿真的完成任务,我把号码给她,那么对她参与这团体的认知有帮助吗?我也同时犯下了胡乱把朋友电话号码给人的大错!于是,我坚持不给,也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我不给。
我告诉她:待人处事,应以善为贵,故意刁难别人,并不是我要她学到的方式。如果它通过测试,明年升格为“大的”时,也应帮助“小的”,而不是这样刁难学弟学妹的。我们身为“大的”,就要有我们的风范,尽力去协助“小的”,让他们能够自立。如果抱着以前曾受过刁难,所以今日“以牙还牙”,就不是我想看到的。
孩子听了,点点头,表示知道该怎么做了。我还告诉她:如果那个“大的”因为你无法出示她妈妈的电话号码而不给你签名,你也不必难过,君子有自己的原则,有可为和不可为的事。在这件事上,拿不到号码也无所谓,就算过后因此无法通过测试,当不成那个团体的一员,也不要紧。至少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得对或不对。其实,做个快乐的普通学生,也是不错的。
11.3.11
翻译心得
近几个月来,因为机缘巧合,我有机会将一些马来文的学术篇章翻译去华文。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华文与国语的差距,并领悟到两种语文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我不是翻译方面的专才,谨此写出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把马来文的学术篇章翻译成华文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无法将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完整的表达出来。即是说,有些文化并不是两者之间共有的,所以无法用华文或马来文完整的译出来。
打个比方:马来人的文化里头没有华人“烧冥纸”的文化,所以要把这种华人习俗译成马来文,就非得用意译或使用注脚了。在称谓方面,华文从古到今,有用“爹娘”、“父母”、 我们似乎只能用ayah, emak, ibubapa或者是ayahanda, ibunda的;而“岳父/母”、“ 翁姑” 也只用ibu或bapa mertua;如果还要把“姑嫂”、“妯娌”、“婆媳”等称谓都译成马来文,那实在令人搔首、更感词穷。
此外,若遇上要把古典文学中的优美诗词译出来,就更加是“不简单”任务了。我个人认为:不管译者怎么译,都是无法把当中的意境表达出来的。像这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该怎么译,才能把苏东坡的豪迈豁达表达出来?
行笔至此,我又不禁为中文的渊博精深而感自豪,这种博大精深实在并不是他族可以通过第二种语文(译文)可以了解透彻的精髓。若非通过阅读第一手资料(原文),如何能感受到那种隐含在诗词曲中深刻的意境?所以,一个人若要学好中文,应该学到这种精髓处,否则就与一般只懂得以华语来沟通的人没什么两样。
此文刊于11/3/2011星洲《言路》版
打个比方:马来人的文化里头没有华人“烧冥纸”的文化,所以要把这种华人习俗译成马来文,就非得用意译或使用注脚了。在称谓方面,华文从古到今,有用“爹娘”、“父母”、 我们似乎只能用ayah, emak, ibubapa或者是ayahanda, ibunda的;而“岳父/母”、“ 翁姑” 也只用ibu或bapa mertua;如果还要把“姑嫂”、“妯娌”、“婆媳”等称谓都译成马来文,那实在令人搔首、更感词穷。
此外,若遇上要把古典文学中的优美诗词译出来,就更加是“不简单”任务了。我个人认为:不管译者怎么译,都是无法把当中的意境表达出来的。像这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该怎么译,才能把苏东坡的豪迈豁达表达出来?
行笔至此,我又不禁为中文的渊博精深而感自豪,这种博大精深实在并不是他族可以通过第二种语文(译文)可以了解透彻的精髓。若非通过阅读第一手资料(原文),如何能感受到那种隐含在诗词曲中深刻的意境?所以,一个人若要学好中文,应该学到这种精髓处,否则就与一般只懂得以华语来沟通的人没什么两样。
此文刊于11/3/2011星洲《言路》版
5.3.11
尝试的勇气
写文章,其实与看文章的人的喜好息息相关。有时,你写了,但看的人不喜欢,你的稿子就会被搁置一旁。当然,有时的确是自己写得不好,而更多时候是看的人与你口味不相同。我是这样认为的。这是一篇被“投篮”的文章,但我自己却挺喜欢的例子。
有一天,我在星洲《星云版》看到一则小品文,该文谈到一个人不怕难看,也不怕被嘲笑而去尝试新发型,认为他勇气可嘉,胜过许多连尝试都没有,却一劲嘲笑别人的人。
作者说“人们时常为不可预知的未来,预设了结果,为了避免难看,逃避面对现实...。”
我想说的是:不是每样东西都可以尝试的,不是每样事物在预设了后果,却还是要往前冲的。
打个比方说:我们知道自己的歌声不好,还为了不怕别人笑而去参加歌唱比赛,那我们说他是勇气可嘉,还是自取其辱?如果我们知道自己身材不宜穿露肩露背装,却因不怕难看而把它穿在身上,我们说她勇气过人,还是自暴其丑?
当然,如果一个病人坚决与病魔搏斗,无视于医生的死亡预言,那是勇气可嘉;一个人懂得为前途拼搏,不管路途艰辛,那才可谓勇气过人!
总之,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在尝试的当儿,应该要考量自己的优缺点,否则就只是流于匹夫之勇,绝无法登上勇者至尊的宝座!
有一天,我在星洲《星云版》看到一则小品文,该文谈到一个人不怕难看,也不怕被嘲笑而去尝试新发型,认为他勇气可嘉,胜过许多连尝试都没有,却一劲嘲笑别人的人。
作者说“人们时常为不可预知的未来,预设了结果,为了避免难看,逃避面对现实...。”
我想说的是:不是每样东西都可以尝试的,不是每样事物在预设了后果,却还是要往前冲的。
打个比方说:我们知道自己的歌声不好,还为了不怕别人笑而去参加歌唱比赛,那我们说他是勇气可嘉,还是自取其辱?如果我们知道自己身材不宜穿露肩露背装,却因不怕难看而把它穿在身上,我们说她勇气过人,还是自暴其丑?
当然,如果一个病人坚决与病魔搏斗,无视于医生的死亡预言,那是勇气可嘉;一个人懂得为前途拼搏,不管路途艰辛,那才可谓勇气过人!
总之,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在尝试的当儿,应该要考量自己的优缺点,否则就只是流于匹夫之勇,绝无法登上勇者至尊的宝座!
4.3.11
不考华文就不是华人吗?
拙作刊于4/3/2011南洋《言论》版后,意外的发现同一天徐嘉亮君与我有相同见解,深感高兴之余,把自己那篇文章放上了部落格,岂料隔天就看到了一则相信是与拒报考学生同龄的年轻人留言。读完了他的留言,我不禁莞尔,因为他义愤填膺地控诉所有谴责不报考学生的人的作为是不成熟之举,认为这群学生是在为自己争取自己的人生罢了,不应被套上逃避或“背叛民族”之名。这位学生还列出学生不考华文乃因没有范围可读(国英文则有指定书本),古文成千上万,无从读起,还大言不惭的认为:不报考华文不代表他们不热爱华语!甚至还反问:难道说不拿华语就不是华人吗?难道不拿华语,我国华人文化就会被剥夺吗?
一个阅历不深,不曾体验过如邻国小孩般不能光明正大地学母语;不懂在心惊胆跳、偷偷学母语的情况的年轻一代,我当然不怪他,但我却因此看到了现今年轻人的那种毫无危机意识的心态。我想:有他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不只他一个。他不懂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福利,若没有人去捍卫,它是会消失的;如果我告诉他:他在留言中所反问的两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他会开始有点危机意识吗?还是嗤之以鼻?
从他写留言的动机来看,他就是一个只为自己利益着想的年轻人。今天,在马来西亚,我们有母语可学、有华文报章可看,可以随意用自己的母语与人沟通,其实,背后就有许许多多热爱母语教育的华教斗士不断争取才有的成果!坐享其成、成日躲在自己的网络世界中的年轻一代,可曾有人告诉过你这样的事实?
掌控自己的人生,努力去争取我们应得的东西,本来无可厚非;但,当一个人在争取自己的人生时,绝对不可以让后来的人无法享有今天你所享有的优惠——学母语。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的人,最终成功时,就会发现自己在过程中已失去太多。到了这个时候,你才来后悔,已太迟了。
此文刊于5/3/2011南洋《言论》版
一个阅历不深,不曾体验过如邻国小孩般不能光明正大地学母语;不懂在心惊胆跳、偷偷学母语的情况的年轻一代,我当然不怪他,但我却因此看到了现今年轻人的那种毫无危机意识的心态。我想:有他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不只他一个。他不懂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福利,若没有人去捍卫,它是会消失的;如果我告诉他:他在留言中所反问的两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他会开始有点危机意识吗?还是嗤之以鼻?
从他写留言的动机来看,他就是一个只为自己利益着想的年轻人。今天,在马来西亚,我们有母语可学、有华文报章可看,可以随意用自己的母语与人沟通,其实,背后就有许许多多热爱母语教育的华教斗士不断争取才有的成果!坐享其成、成日躲在自己的网络世界中的年轻一代,可曾有人告诉过你这样的事实?
掌控自己的人生,努力去争取我们应得的东西,本来无可厚非;但,当一个人在争取自己的人生时,绝对不可以让后来的人无法享有今天你所享有的优惠——学母语。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的人,最终成功时,就会发现自己在过程中已失去太多。到了这个时候,你才来后悔,已太迟了。
此文刊于5/3/2011南洋《言论》版
3.3.11
大局与私己
适耕庄育群国民型中学三机构日前因学生拒报考华文而召开紧急会议,并议决让这些不愿报考者转校。我看了,深表赞成。但,有关学生在知悉后却向媒体表达心声,说他们是在师长的压力下报考华文,并不是出自本身的意愿。他们大多是资优生,不报考乃因功利思想作祟,认为考不到A,不只让成绩单“不雅观”,也自以为是地认为那会影响他们申请奖励金的机会。我同样身为华文老师,心中不禁为这群学生的想法而感叹。既感叹他们的势利,也感叹他们不懂这类学校的艰辛,更不懂国民型学校得以保留至今的意义。 虽古人有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也有说: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在论及国民型中学学生报考华文的事件上,它关乎的是华文教育的千秋大业,关系的是我国未来的华裔子弟是否还有一星期200分钟读上华文的机会。今天,这群学生要是在这类学校开了先例,我敢说,未来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国民型中学(SMJK)了。校方要求他们转校,是完全合理的,这些学生不应该说校方逼他们考华文,也不应该说大家只把目光重点放在国民型中学,因为国中与独中的情形十大不相同的。在一般国中(SMK),没有这样的传统,没有这样的学习华文风气,不报考华文会变得理所当然;而在独中,学习的中文更为深入,它们也有受国际承认的统考文凭,与这SPM华文根本无须相提并论。
我们有句话说:凡事以大局为重,在这事件上,我认为:学生应该“完成大我”,——报考华文(虽然华人报考华文,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真的无法接受,那么请他们转校,别污染了这一池清水,把机会让给有心读华文的人进来,绝对是实际的做法。
同学们可知道?全国有1800多间国中,当中却只有78间国民型中学,我们努力坚持这样的传统,捍卫我们的母语教育,何罪之有?在一般国中,虽然也有母语教育,但说到要发扬之,实在是不易的事。其实,当初学生踏入这类学校的时候,就该如独中生般知道,他们肩负的是保卫华文教育堡垒的责任,岂可因一己的私心,而去颠覆这样的传统?就连我们的副教长魏家祥博士也在日前发表声明说:国民型学校是未来华文师资的主要来源,我们绝不能将这样资源切断。
在做任何事前,多为大局考量,才来想私己。如果你仍修读华文,如果你也认为华文很重要,为什么报考华文会是那么困难的事呢?
此文刊于4/3/2011南洋《言论》版
我们有句话说:凡事以大局为重,在这事件上,我认为:学生应该“完成大我”,——报考华文(虽然华人报考华文,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真的无法接受,那么请他们转校,别污染了这一池清水,把机会让给有心读华文的人进来,绝对是实际的做法。
同学们可知道?全国有1800多间国中,当中却只有78间国民型中学,我们努力坚持这样的传统,捍卫我们的母语教育,何罪之有?在一般国中,虽然也有母语教育,但说到要发扬之,实在是不易的事。其实,当初学生踏入这类学校的时候,就该如独中生般知道,他们肩负的是保卫华文教育堡垒的责任,岂可因一己的私心,而去颠覆这样的传统?就连我们的副教长魏家祥博士也在日前发表声明说:国民型学校是未来华文师资的主要来源,我们绝不能将这样资源切断。
在做任何事前,多为大局考量,才来想私己。如果你仍修读华文,如果你也认为华文很重要,为什么报考华文会是那么困难的事呢?
此文刊于4/3/2011南洋《言论》版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