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驾车回家,听到某电台播放一则公益广告,大概是说明现在教育部在小学一二年级及中一推行的校本评估(PBS)的好处是家长间不会比较,不管是教师或学生的压力都会减少,学习过程也会快乐些。
笔者听了,并不苟同。我本身有个在读二年级新课程纲要的女儿。她不见得喜欢上学。对于教育部致力加强的国语课业,更是厌恶。其实,要她喜欢国语也是很难的,因为每次老师教了一个单元,回来的课业就是作业簿一个单元(unit),约7页的练习。据她说,老师没有教,只叫他们回家做。女儿没有补习,遇上不会做的课题,除了我就没别人可问了。如果又遇上我迟回家,她就会很担心自己做不完而变得脾气暴躁了。这样的学习方式,有何乐趣可言?拿了一大堆不会做的功课回家做,还会是快乐的学习吗?
据我探听到的消息,说执教这一份纲要的老师们其实都没有作业簿内练习的标准答案,教的时候难免没信心,加上当今小学临教也多,碰上这种问题也不足为奇。此外,这PBS着重的是随堂评估,所以孩子从一年级开始,似乎就习惯了老师随性就来一张测试,或来一个随堂听写。孩子常常因没有事先准备或练习而考个满堂红。她似乎也对此习以为常,对自己也没有什么要求。若说校本评估本来就是为了塑造一个“无所谓”的学习态度,而将它等同于没有压力的学习,那么我想它就是达标了。
再来,家长会因为这校本评估而不比较吗?如果一个人有比较的心理,任何情况都可以比较啊!以前比多少个A,现在可以比孩子拿多少第六等级啊(band
6,就是完全掌握技能的一个等级)。比较与不比较,根本就是个人的心理活动而已,与评估方式无太大关系。不然,我们的评估方式怎么一直更换,都还是有家长、教师、甚至学校间比较的成分?对我来说,凡事有利就有弊,换另一个角度看,比较其实也是一个推动自己不断提升的方式。
最后,教师的工作压力有因PBS的推行而减少吗?那就更加不可能了。老师们常为了输入学生的表现,而日夜“争线”;为了保存学生“通关”的证据,得找地方收放。于是,我们看到学校的架子越来越多,老师工作也越来越多,真的情何以堪啊!我想:如果让老师们重新选择,他们会选择不改评估学生的方式!
总而言之,不管政府推出什么评估方式,每一次的更改,都让家长教师学生越加沉重,压力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如果是这样,我情愿教育部会以不变应万变,至少对教学驾轻就熟的老师来说,他们可以挪出更多时间来进行当今学生最迫切需要的人文教育!
此文刊于29.12.2012南洋《言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