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当我国人民在国外有所成就时,他们曾经就读的中小学就会成为媒体的焦点,大有“居功”之嫌。毕竟,一个学生的成就,虽然前期的中小学教育是基础,但更多的是看那个学生后期的努力和际遇。反之,倘若我国子民在国外干了坏事,大概就没有任何他当年就读的学校会“自取其辱”,认为是自己在教育上的失误。
再来,一个大专辩手在赛会上爆粗口,却被某校的观众投选为最佳辩手一事,引起大家的议论,许多年轻一代认为那些粗口无伤大雅,是“与时并进”的象征。我在不敢苟同及感叹“世风日下”之余,该校校长却勇敢站出来,为自己的学生价值观模糊不清而公开道歉。为此,我不想议论该名学生说粗口的对错轻重,只是想谈谈事件发生后,领导愿意站出来承担错误的那股勇气!
该名校长认为:教育者应该说出激励人心的话,辩论者也是;辩论场的神圣类如庄严的国会和法庭,是尊敬他人、考虑他人,保障正义和善良。人们也常说:学校是未来社会领袖的摇篮。学校领导若无法做到承担责任,出了状况就逃之夭夭,那么学生肯定会有样学样,逃避承担责任,以致现今社会普遍上也很难找到“可以担当”的人了。
承认自己不对是需要勇气的,这对那些位高权重者更不是易事。属下犯错,领导可以做到承担错误,在职场上就会得人心,在教育上才能教出肯担当的新生代。可惜的是,现实却不是如此。一个机构部门、甚至是学校发生事情时,太多领导都惟恐“事有关己”,常常会在第一时间撇清关系,企图“洗去嫌疑”。有这样的领导,团队组织一般上缺乏士气,人心散涣,很难会看见进步!
故此,倘若我们还一直把不对的事当成是“大势所趋”,那么,未来的社会领导恐怕更无法期许。大家若去看我们近年来的国会实况报道,就会发现议员口出狂言、语无伦次者时而有之,追溯源头,承认错误真有那么难吗?
——————————————————
此文刊于 18.8.22 南洋言论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