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23

谁知教师苦?

             近年来,教师患上心理病或申请提早退休的可谓是逐年增加。许多教师不断反映文书报告太多了,但是有关当局似乎听而不闻,大概是觉得老师“太逊了”,无法与私人界职员相比,于是各种新报告不断出现,旧的报告又不敢不做,于是工作量可想而知,老师可以快乐教学才怪呢!

              新学年开课,教育部长之前才发布文告说将废除对学生没有效益的活动,以减轻老师的负担。这乍听之下,仿佛是好消息(行外的人大概又要羡慕老师工作轻松了),然而,在教育界沉浸久了的老师都知道,那些话不过说说而已。在下层执行的部门大概也分不清什么叫“没有效益”?因为不管做什么活动,都会有人受益的呀!最重要的是,说废除活只是部长在媒体发布会上说说,没有实际的公文发布到学校,是没有学校敢不继续的。于是,新学年校务会议时,各种活动还是在行事历里,非但没有减少,还加了一些有听没懂的一堆报告。真的叫老师太沉重。

              再来,教育部长在开学前又突发奇想,说开学第一周不可以上学术课程,必须让孩子放松心情,融入校园生活。这建议听起来也很棒,但是让学生快乐一个星期,全体老师要总动员去准备一些可以做报告的活动。因为教育部要证据呀,要确保各校有依指示做。这样一样,老师一点都不轻松了,因为教育部规定各年级都必须“快乐一整周”,但是课纲没有减少呀!许多老师开始担心课纲教不完,开始烦恼怎么拼速度做报告。老师的压力有减少吗?

另一边厢,高年级的学生,对学校也不陌生了,当他们知道第一周不会上课后,就有好几个打算继续放假或继续打工了。每一年开学第一个星期,面对新的班级、或刚升高一的学生,我也不上课,也只是与学生交流玩游戏,让他们有良好心态面对接下来的课堂。只是我不必做报告,只是学生收到我的心意,接下来的上课日子一般上没有大问题。然而,教育部这样规定必须在校做这种类似迎新的活动,似乎没有考量到在校已经是大哥大姐的学生情况,对他们而言,这些诸如“破冰游戏”的活动真的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故此,如果真的要减轻老师的负担,真的必须请这些官老爷,真正当老师一个月。体验当老师为了完成一堆报告,又必须兼顾教学的教师生活,而没有时间备课时的心情。如果我们一直都在“培养”不轻松的老师,怎么会有快乐学习的学生呢?(近年患心理病的学生也日益增加)换了那么多次的教育部长,怎么就没有一个能体会老师的苦呢?老师最需要有的的特质是喜欢学生、喜欢教学,而不是花时间研究如何写报告,毕竟科技发达,报告终将被AI取代,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温度是无法被取代的。

             ——————————————————————

此文刊于 24.3.2023 南洋言论版 

《弃母语如失灵魂的人》

               周末,我去拜访我的恩师,路途中阅读南洋电子报言论版,读到了周君的言论《孩子拒学中文怎么办?》一文,不禁感触良多。

              作者的总结大概是:不要紧的。不懂中文的人多的是,也一样活得好好的。虽然这也是事实,我惊讶于它出自一位考中文“吃饭”的文人之口!我必须说:世间任何生物,只要可以温饱,大概就可以“活得好好”的了。文学文化只是精神层次的滋养,如果我们只求活下来,家长也大可不必送孩子去学校,因为去学校学习本来就不是为了话着而已。

              以上是作者遇上家长问他若孩子拒学中文怎么办的答案。我不但不赞成,甚至还觉得这样下去,我国的华文教育也许就会销声匿迹了。作者这一代人会华文、爱华文不够,我们必须让下一代、新生代也热爱这个语文,而不是给出“不要紧,不会华文的人也活得好好的”这样的答案。我时常说:一个人的思维是别人夺不走的,但却是能通过潜移默化改变的。如果我们不断给新生代灌输这样的思维,就不会想努力学习自己的母语及文化,那华文在我们的消失的日子就不远了!谁都不曾剥夺我们学习的机会,而是我们放弃了机会!这是可以好好活着的我们乐见的吗?

              面对这样的提问:我会让问的人去反思孩子为何不愿意学中文?事出必有因,孩子不可能无端端不爱中文的,毕竟他是我们的母语母文,我们与生俱来就会爱的。就像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一样,从来不需要问“怎么办”的。如果问了,一定是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也许父母从小就不曾让孩子接触中文,感受中文的美;或者父母本省就认为中文不重要,懂个基础就好等等。反正,事情会发生,肯定是有原因的。我曾经在2010年在我读硕的论文中探讨为何时下孩子不爱读中文,发现最大的因素源自父母。也就是说:父母本省不爱,所以孩子也不会有意愿学习中文。所以,如果有家长这样问我:我会要家长反思,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只要活着,世上就没有什么是“来不及”的。只要开始学习,也不要一时功利的要求看见成绩。只要种下了一棵苗,后续不断浇灌,日后孩子必会因为懂得华文而在各个领域如虎添翼的!

              套用我的老师的一句话:不深入接触中文,就不能体会中文的美,更无法感受中文的魅力!华人鄙弃母语母文,形同失去灵魂的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华人如果都不爱自己的语文,这个语文的命运就堪虞了。

              学习中文,不是学个基础而已,要学到精髓、要提升精神层面的修养,待人接物处处散发气质,让人尊重。所以,孩子拒学中文,就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这就好像,孩子生病了,我们会想办法医治他,而不是让他挂着点滴般的活着而已!

 ——————————————————————

此文刊于 17.3.2023 南洋言论版

《演唱会的天堂》

               如果大家有稍微注意,自从开放后,马来西亚几乎成了各地明星歌星的开唱天堂。不管是云顶云星剧场或武吉加里尔体育场,几乎每一个周末都有名人明星前来开演唱会挖金,来过的有周杰伦、五月天、许冠杰、blackpink,接着有伍佰、叮当、周兴哲、陈奕迅等甚至还有阿姐-----汪明荃夫妇、张学友等都会陆续前来,会场的档期都排到母亲节了!最让我惊讶的是,每一场表演的门票都会在短短的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内卖完!这真的让我瞠目结舌!

              不露脸的网红Ah Lee 就曾针对这种现象写了一段话:内容大概是说每一场演唱会的票都很快卖完,不要告诉我你们怎么抢票,我只想你们告诉我你们的钱从哪里来?原来不是经济不好,只是我的经济不好!我看了莞尔一笑,真的写得一针见血呢!一场演唱会的门票最少都要价200多令吉,如果是一对情侣去看或者一家人去看,票价动辄就是上千的费用了!在我们嚷嚷经济萧条之际,在演唱会现场看到的却是繁荣盛世,哪来萧条呢?

              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普罗大众在疫情后一般的消费观。很多专家都说过,人们经历三年的疫情爆发、封城锁国后,还大难没死的,一般上会有报复性的消费,给自己一些慰藉。消费之际,一般也会不断给自己洗脑:认为当初如果自己就是罹难的哪一个,根本就无福消受了。于是花钱看演唱会,完成自己的心愿也不为过。也许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所以每一场演唱会都爆满!然而,我年过半百,之前知悉许冠杰会来开唱,的确也闪过要花钱去看演唱会的冲动,然而,最后我却被门票一张RM788的价格吓跑了。两人的话,就近2000 了!我自认自己还没有那么舍得,因为这样一笔钱,我已经可以很舒服的在本地旅游了!

              年青一代消费观的不同,会让他们不懂“积粮防饥”的重要,也让他们少了一些危机意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现代人展现“躺平”的方式。当社会上越来越多人躺平,不思进取之际,人类被机器操纵的日子也不远了。可悲啊~

————————————————————

此文刊于 11.3.2023 南洋言论版

人民警察

            最近,交通部发布了一款新的应用程序,说以后弃用纸本的路税、驾照,全都可以在线查询,万一被截停,民众也可以用这个方式展示有效的路税或驾照。这当然是一项彰显我国科技进步的力证。我们姑且不去谈这个程序是否存在个资外泄问题、人民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使用线上路税及驾照、网络是否给力所会引发的问题,反而来谈谈它的正面意义。不然每一次政府发布任何新政策、新条例,都只是被抨击而已。

据官方文告说,人民在路上如果看到任何违规事件,可以通过这应用程序拍照举报。这的确是一种唤起人民醒觉的方式。我们都知道,一般人在面对执法单位的检举时,会逃离现场,或者会突然约束自己,循规蹈矩。一过了检举站点,就故态复萌了。这是为何交通事故无法减少的原因。倘若日后有了这款程序,估计大家都会时刻战战兢兢,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谁在偷偷观察自己的一举一动,也就不会轻易犯规了。也许,你疑惑现在的年轻人有那么热心吗?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肯定会的。如果是上一代人,他们一般会贯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遇事时,自己吃点闷亏没有关系。就因为如此,闯祸者才会越来越猖狂,甚至肆无忌惮、目中无人!

现代年轻人普遍上都有正义之心,路见不平都会不嫌烦地乐于举报。倘若每一个新生代,都能做到这一点,道路违规事件就有望减少,从而真正落实“人民是警察,互助互惠为社区”的愿景。

——————————————————————————

此文刊于 7.3.2023 南洋言论版

2.3.23

《派钱变添乱》

            换了政府以后,发放援助金方面,采取“人人皆有”的机制,于是在新年前各学校门前已经乱了一轮。交通堵塞、候时冗长,引起民怨。事过未及一个月,雪州政府又无条件发放抚恤金予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抚恤金的出发点是好的,至少能让老人心里添一丝暖意。毕竟孩子成群的老人却未必陪伴在侧或奉养他们。然而,在执行方面,却纰漏百出,而且前朝政府执政时也发生过相同情况,但历史还是重演。

              首先,发放抚恤金予老人和发放援助金给在籍学生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去拿中小学生援助金的一般是家长及学生自己,所以虽然有愤怨,但至少过程还算顺利,毕竟他们身强体壮,耐等耐劳。反观拿抚恤金的老人,如果已经高龄,行动不便,拿这个抚恤金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孩子必须请假载家里老人去领钱地点,车主胡乱停车,造成长长车龙就姑且不说,单是要老人走一段路到现场,然后排队等候就是煎熬了。

              其实,有关当局有没有想过,发放抚恤金的程序应该改善,如果一定要到现场拿,也许可以让孩子代领或者提前登记,然后预约前往领取,总胜于一窝蜂前往一个中心,造成混乱!昨天我下午回家,就因为经过发放中心,原本4分钟的车程就成了20分钟。我家里的几个老人也因为行动不便加上害怕病毒而拒绝前往。

              观察路边胡乱停泊的车子,就知道前来领抚恤金的就算不是巨富,也是家境不错的。当然,因为政府无条件让所有老人领钱,大家都会有不拿白不拿的想法,于是都涌往中心。加上他们生活比较宽裕,所以载家里长者出门也不会是太困扰的事。那些有工作在身、又不方便请假的孩子,也许就是急需要抚恤金的家庭。如果他们请假载老人前去领钱而导致自己被克扣奖金之类的,不是得不偿失吗?

              说实在的,发放抚恤金不是喧哗夺宠的伎俩,当局也不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民众知道他们在为民服务。想想如何提前登记、预约领钱,甚至可以考虑用汇入银行户头或以电子钱包的方式发放,会不会是更理想的方式? 千万别让派钱成了政治噱头,为人民生活添乱!


——————————————

此文刊于27/2/23 南洋言论版

1.3.23

《放烟花爆竹才有气氛?》

              元宵过了,农历新年就算过去了。这一个新年,经历疫情的封锁,几乎每天爆竹烟花声不断,既有庆贺之意,也有“报复性”燃放之慨!这情景让我感觉烟花爆竹就是垂手可得的物品。我在小区市集还看见有人搭棚在路边公开售卖烟花爆竹,一时还以为政府已经悄悄让烟花爆竹合法化了呢!

              最近传出当局将探讨烟花爆竹合法化问题,我想此举除了要让政府合法收税,也可让少部分人民安心燃放烟花(因为很多奉公守法的人是不敢放的)。然而,我们看见的是,不管燃放烟花合法不合法,只要有节庆,包括各族婚宴、节日等,都会有“爆竹响连天”的情境。这说明了什么?马来西亚子民都已经接受“放鞭炮”是喜庆、是开心及热闹的表现方式,也可谓是文化的交融了!所谓发扬中华文化,这也一个典型的例子吧?

              与此同时。在烟花爆竹还没合法之前,我们不是都会听见某某某因为别人随意燃放爆竹灼伤自己或别人的手、脚。甚至是眼睛!悲剧几乎每一年都上演,但是每一年还是一样放。我不是不赞成燃放爆竹,只是燃放地点真的必须考量的部分。

              随意在家门前燃放杀伤力蛮大的烟花,分分钟会灼伤经过的路人;再者,其声量之大,会让家有幼婴的人家彻夜无法休息。突如其来、震耳欲聋的轰隆声,真的不是一般小孩可以承受得了的。这和以前中国农村地广人稀的燃放爆竹情况不一样,以前也许就有向隔了很远的“邻居”传达“大家生活好好”的信息之意。然而,今天。人们大部分住在花园排污,这样肆无忌惮的燃放烟花爆竹,真的有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中”之嫌。你放爆竹,你快乐了,觉得新的一年将会顺顺利利之际,却在不知觉中把恐惧害怕带给邻里。你看见自己笑,却不知道邻家小孩在妈妈的怀里哭得可怜。我自己就曾经这样在农历新年、开斋节、屠妖节、甚至是圣诞节,努力安抚被爆竹吓坏的孩子,当时甚至还会怪政府为何不严厉执法!

              给人喜悦是庆贺的方式,我不觉得放爆竹就一定开心。第二天满地红屑及母亲一夜安抚孩子而发红的双眼,其中的悲凉又有谁看见呢?所以,如果真要合法化燃放烟花爆竹,不如规划一下哪里可以安全燃放爆竹更为恰当,不然若爆竹声对别人造成肢体伤害或精神困扰,福气又从何而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刊于22/2/23 南洋言论版

《8点上课可行吗?》

              最近,有人向教育部提议要把学校上课时间推迟至8点才开始,一时引起坊间的热烈讨论,赞成与反对者皆有之。赞成者觉得8点上课可以让孩子多睡一点,太早起上学会让孩子的精神不济。反对者较多是为人师者或者必须早出门上班避开车龙的家长。现在715分前必须到校,很多学生都会在6点左右到校了。天色尚黑,孩子早到,是不是就需要有老师在校看管?不然万一发生什么事,大家又会向老师追究责任了。

              说实在的,推迟一个半小时上课,对舒缓交通、改善校风方面也没有什么助益。毕竟得早上班的家长还是会摸黑上班,然后早早把孩子送到学校。如挪至8点才上课,那么老师们值日及看守的时间就更长了。毕竟,迟开始上课,放学的时间肯定会迟,老师工作时间只有增加,没有减少,那么自己休息及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就相对更少了。这对于老师的身心也是不利的。

              此外,推迟上课时间,还必须考量学校的设备空间是否充足。现在实行上下午班制度的学校该如何安排下午班的上下课时间,难不成下午班的学生得拖到晚上8点才放学?如果理想化的都可以实施全日制,那么这些学校的课室又是否足够?牵一发,动全身,这绝不是短期内可能实现的。

              言及此,可能有人会问那何时可以迟些上课?我想:唯有等到所有家长都可以做好载送安排,可以在到点了才送孩子到校(以免增加老师的工作量)之际,再加上学校的设备空间又充裕,那么我们才算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之便。唯有这样,这项建议才有望达致“人和万事顺”之效!

              然而,这一天会到吗?几个年代都无法解决的硬体设施问题,有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吗


————————————

此文刊于16/2/2023 南洋言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