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2.21

《领袖应懂“天德”》

          近日,年届期颐的前首相又借新书推介礼发出了一些不当的言论,一时引起大家的议论纷纷。许多有识之士纷纷站出来点出前首相言论不当及破坏团结之处。读中学时,我因为一份功课,选了这第四任首相做简析报告。那时候的我,在了解他的生活背景后,很是佩服他可以熬过艰辛的日子,成功坐上首相一职。他早期的历练故事,或多或少给了当年处于穷困生活的我许多激励。

              然而,当他再次当上首相时,我已在职场工作多年,对于一个领袖该有的素质,也有了些许的认知。看到他一再把华社对他信任玩弄于股掌间,把承认统考当作筹码、华社富有,到最近说华人用筷子就是不融入马来西亚等的论调都是我深觉不妥的议题。我大跌眼镜之余,也深觉这个曾经让我如此敬仰的领袖,终究不是一个真正为民服务的真领袖。

              我认为,一个好的领袖应该是一个“活得明白”,而且接近“天德”的人。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世上第一难事就是“治心”。这不难理解,毕竟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如果每一个人都坦荡踏实,社会大概就会是一片和谐安宁的了。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首先身为领导者必须时刻与天理一致,每时每刻都省视自己的内心,清楚明白自己活着的目的。

故此,王阳明也说“惟息有养,瞬有存,此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息间断,才是能知昼。这便是天德…… 这就是说:一个好的领导应该时时刻刻都有所存养,心中对自己的所为清醒明白,也时刻保持对天理明觉洞察。换言之,领袖必须对自己的举止起息时刻自我关照,并不断校正到和天理的运行保持步调一致。北宋教育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清楚告诉我们读书人或成大事者及好领袖该有的理想及素养。

有鉴于此,一个领袖如果注重私欲、不懂天德,也无法为民立命者,又岂可说是真领袖?


_______________

此文刊于22/12/2021 南洋言论 版

19.12.21

《疫情下教学的副成品》

            无可否认,与国立中学相比,疫情下的这两年,独中的教学的确是比较井然有序的。至少两年的统考都没有太多的推迟,一切按计划进行,这的确是让人嘉赏的。在硬软体设备方面,独中的确取得了傲人的成就!诚属可喜可贺。然而,每一个亮丽成就的背后,一定有许多不为人道的心酸苦楚。这是每一件事背后必然出现的现象。

自己的孩子在独中,因为跟丢了网课而患上焦虑症。开始让他尽量跟就好,不必要求太高。但是,当老师们一再催促、同侪们一再受到认可,只有自己一直被点名责问之际,他终究还是倒下了。暂别网课生涯,以调整心理健康,我才发许多大家以为网课很好,可以取代实体课的优势,其实对孩子都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首先,网课时间长,对着电脑真的很伤视力。孩子的的近视闪光已倍增。其次,长期关闭在家,少与外人接触,也造成她有社交恐惧症,不敢直接面对别人说话!这样的突变是让我始料不及的,毕竟在疫情前他是一个喜欢热闹的孩子。后来,我发现,这疫情下教学的副成品在全国泛滥成灾。但是人们不会在意,大家只认为“优胜汰劣”,对于全国因疫情而辍学的上万的学子,视若无睹,只有少数人会预见未来十年这数据造成的后果!

日前看见小二君在一篇文字中谈及独中教育的成就,觉得他应该只写出了独中教育辉煌的一面,也符合许多怕输家长的要求。有许多因为心理因素掉队的;没有及时获得援助的而选择转学或离校的大有人在。但是没有人在意,大家都比较愿意只看美好的一面,“以为”一切没问题。

其实,在疫情下的教学,教师的着重点应该不只是教完了多少,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在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面对困境。举凡学生没学会的,没掌握好的,可以慢慢学,但是千万别击碎学生的自信心,一旦他们觉得自己是垃圾,就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了,这也是为师者最大的失误!

希望明年在学校逐渐恢复实体教学后,一切会慢慢回到正轨,师生都因为劫后余生而更懂了关爱彼此,活出正能量!

————————————

此文刊于 14/12/2021 南洋言论版

《华小华中将爆发师资荒》

              曾几何时,教育已经商业化,功利思维入侵,什么献身精神已荡然无存。在面对日益下滑的社会地位、与日剧增的工作量、还有身体健康渐差的危机 下,能够或愿意坚守岗位至法定退休年龄的老师所剩无几,未来教师短缺问题堪虞。

              最近这几年,许多学校的教师都逐渐老龄化,更甚的是现在几乎每一年都有老师申请提早退休,尤其是华文老师。年青一代不当老师,年纪大的纷纷提早退休,未来不出十年,各华小华中必会出现严重师资荒!以前,有老师退休,退休老师万般不舍,泪水盈眶;现在老师退休欢欣愉快,尚未退休者则难掩羡慕之情。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群教学年资不过十多年的教师也天天在倒数退休的日子。这对他的教学工作是极其不利的。

人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爬,但是,教育界现在的状况就是:往低处轻松自在、往高处压力大不值得。所以现今许多未到退休年龄的教师大都有“得过且过”的心态,加上他们经常目睹教育界好多教师疑因为不堪压力而患癌的,甚至骤逝的,故大部分都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及重要,于是就出现对教学工作热忱也不足的状况了。教师 “厌倦”的现象在不知觉中会影响孩子的思维,他们会对自己尚未启程的的大好人生心生厌倦,进而衍生许多社会问题。

当然,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刻,我们应该明白因果循环的道理,今天我们无法爱自己的工作,就会让学生们不爱自己的选择。如果今天家长继续干扰老师的教育过程,老师就无法有信心去引导孩子,放弃的念头就会萌生。当教师在校无法做好职责,在家无法顾好自己,提早退休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这样的退休潮是我们乐见的吗?


————————————————————————

此文刊于 24/11/21 南洋言论版

《我们经不起再次封城》

              开放堂食后,食肆的人潮渐多,周末或假期更是座无虚席,可见想与病毒共存者逐步增加。然而,卫生总监一直提醒民众,防疫不可松懈,更引欧洲国家开放经济后疫情反弹的现象为借鉴,不希望我国经济再次因为疫情而受挫。实话说,我国也恐怕经不起再一次的封锁了。

              有几次,在人潮不多时,我进入某食肆堂食。首先,一眼望去,该食肆座位的密度和在疫情爆发前一样多。我暗忖:可能侍应生带位的时候,会把某些位子留空,以遵守SOP。然而,事实却非如此。侍应生带我们进入餐馆,指示我们坐在四周都是人的位子上。我敢肯定位子与位子之间根本就没有一米的距离。最重要的是,在餐厅内空旷的地方也还有位子!我不明白为何他们不让顾客坐在该区。询问后,服务员告知依循惯例,他们必须先把前面的位子填满,在让顾客坐在另一区。

在疫情前,也许是如此操作,但在这疫后初开放阶段,位子之间就不可以这么密集了。规矩是可以改,人也是可以变通的。我于是要求坐在另一端,他似乎有点为难,也许是怕老板责怪,但也没阻止我。我相信,像这样就没有跟解封SOP的食肆肯定不止一间,商家也许为了赚取更多钱,而忘了这得来不易的自由。一旦疫情再失控,我们付出的肯定更沉痛的代价!故此,所有食肆的老板必须谨记这一点,在抗疫路上千万不可小觑病毒的威力。

              政府所谓的把抗疫责任交回给人民,就是要人民自觉遵守防疫的标准作业程序。诸如在回乡或旅游前,都必须做好检测。如果发现自己确诊了,就千万就不要乱跑,以免害人害己。这也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如需在餐厅堂食时,也时刻注意SOP,达到监督的作用。毕竟每一个人化身委执法单位,效果好过等执法单位上门监督。在发现有做得不对之处时,大家可以相互提醒,甚至在必要时作出举报。如此,我们的抗疫路才会走得更顺,抗疫成功的日子才会到来!

————————————————————

此文刊于 10/11/2021 南洋言论版

29.10.21

《恢复实体课的百态》

             十月,全国几乎所有州属都进入至少第三或第四阶段,学校也准备恢复实体课。在这个学生还没有完成接种疫苗的时期复课,出席率是怎样的呢?平时上网课,资优班级的出席率都是近乎100巴仙的。18号开始复课,虽然是把班级一分为二,AB组轮流回校,但是第一个星期,A组的学生就有一半是不出席的。有些资优班的学生更是0%出席率!当我发信息问及他们为何缺席时,有者说父母不给到校、有者说因为还没打完疫苗,到学校不安全等等。听到这样的答案,我可以说这是教育部失算的地方吗?这些学生平日真的足不出户吗?

              因此,这个星期,每天到校的老师,人数似乎还多过那些把本来应该到校的学生总数。换个说法就是:老师很紧张也担心学生的课业,担心他们跟不上课程,落下课业而急着让学校复课,结果其实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学生其实也没有很在意,是老师们一厢情愿而已!这实情或多或少是打击了老师们的热忱的。

              此外,我们也发现:除了资优生害怕染疫而缺席外,许多中五的后进生却已不想回到校园了。想想也是的,之前一直没上网课,现在已在职场工作的他们,也许也找到了未来的方向或者要学的技艺,造成回校的欲望欠缺。对他们而言,回到学校,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去追上落下了一年多的高中课程,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读过中学的我们都知道,中学课程教的不过是一些基础,有很多是在职场上无法派上用场的。学校本来的功用是培养学生的社交应变能力及塑造学生正确的思维。然而,这些连网课都没上的学生,基本上都没学到,回到学校也只是为一纸SPM而拼。坦白说:对他们而言,胜算不大,而且半年后考完试还是得回到职场重新开始!这样,倒不如现在就选择离开,不然,这群学生去到学校还得面对老师们的叨念及校规的诸多束缚,何必自讨苦吃呢?

别说学生,就算是老师,复课也是要时间去适应的。一年多下来,老师适应了不必理会班级学生纪律,只要讲课发功课的教学方式;学生则习惯了课前15分钟才起床,习惯了边听课,边走动的网课常态,现在又要回到早起备早餐、追校车去学校,然后端坐班上大半天的生活,恐怕也要时间去适应。

总之,这个时候能恢复实体课,意义其实不大。与其如此,倒不如等过了11月初的屠妖节假期再复课,也许学生的出席率会比较好。届时,也可以提高老师们的士气。

             ——————————————————————

此文刊于 28/10/2021 南洋言论版

             

 

 

《把握生机,与敌为友》

              十月,我国因为接种疫苗的速度理想,政府开放更多经济领域、允许跨州、堂食及面对面教学。一时之间,大道上车龙渐多,商场内灯光闪烁,一洗昔日死气沉沉的氛围,人群也接踵而至。坦白说,我是很喜欢这种场景的,它让我看到生机蓬勃、欣欣向荣,也看见了希望。

              一年多下来,目睹身边许多亲友因为担心害怕感染病毒而忧郁、因为追不上网络课业而焦虑、因为失去校园正常的生涯而焦躁的人数日益增加,心里是很难受的。其中不乏许多父母担心生计、让孩子承受无以名之的精神压力,而对未来迷茫而不知所措者。然而,大家一直以来积极关注的是感染冠病的病患及染疫死亡的人数,真的没有多少人去关注这个心理病的数据。若长远来看,说实在的,真正会影响国家社会发展的是这群有心理疾病者。他们是未来国家的顶梁柱,他们的观念心态思维将改变国家的发展方向。很多人都认为:生死比心理病更值得关注。然而,我却认为,不懂得如何生,就如同死了一样!这是心理的因素作祟。心理疾病并不是无病呻吟,只是它对一个人的影响大多不会那么快显现。

如今,因为全国各领域逐渐开放,身边那一些饱受精神煎熬的亲友终于因为看见希望而舒展眉头、并期待一切会越来越好。我彷如放下心中的大石。在这一个过渡时期,我们真的必须有如同金融市场中常强调的学习“与风险为友”、“富贵险中求”的心态,学习与病毒共存,学习化解危机为转机。这些,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

由于去年有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的前车之鉴,我衷心希望这一次,是经济之门开了就不再关,大家看到生机后,都珍惜这样的自由,好好遵守防疫措施,让我们期待万象更新的那一天真正到来。

 ——————————————————

此文刊于20/10/2021 南洋言论版

 

6.10.21

《疫情下为省钱犯险》

 

            在疫情笼罩的阴霾下,许多线上商家都推出优惠券,用以吸引消费者到他们家商店消费,求刺激销量。这是在某种程度上给消费者一些回扣,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本就无可厚非。但是,我就发现有些人会用这样的好处,滥用消费券,让自己攒了便宜,却导致商家血本无归。

              话说,最近某网购平台就推出了用一分钱买优惠券,然后在线下商店消费若干数目后,就可以拿到回扣的活动。优惠额度是蛮高的,有些便利店的优惠券甚至是买上RM2.50就可获得RM2回扣。这意思就是说:你花50仙就可以买到价值RM2.50的货。感觉这几乎已经是商家的成本了。一般的消费者一次也只能用一张,也许就买了RM10的东西,用这张优惠券付款, 然后得到回扣RM2,消费者开心,商家虽 赚少了,但是还是有点盈利。本来这样双赢的格局遇上了一些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情况就不是如此了。

最近在面书看见有个朋友沾沾自喜的炫耀自己如何用不到20令吉买了110样物品。用的方法就是每一个物品都用一张优惠券,力求每RM2.50都回扣RM2!我知悉后是很错愕的,那是用了几个人的户头、花了收银员多少时间啊?这个朋友还赞这些收银员很“耐斯”(nice),愿意配合他,让他可以成功获取那些战利品。当然,付款过程中,重复排队及到几家不同的分行是免不了的。其实,他的生活还算不错,工作也算稳定的,玩这样的“省钱计划”,是真的在省钱吗?

我可不这么认为。在新冠变种病毒肆虐的情况下,你花了45个小时,用了最少的钱买了你觉得最多的东西,感觉是省下了一笔钱,殊不知你没有把看不见的时间成本及长时间在外感染病毒的风险成本算在内啊! 如果用这个时间去做别的事,也许赚回的钱还比省下的多呢!人们不是常说:钱是赚回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吗?对于这种行为的唯一解释,大概就是“癖好”吧!(就像有些人家财万贯,却喜欢偷窃一样。)

然而,若社会多几个这样的消费者,我想情况就如同杀鹅取卵,不管是对网络平台或商家都是弊多于利,最后还会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

此文刊于 24/9/2021 南洋言论版

《不应只看网游弊端》

 

中国最近实施一项新政策,严禁未成年人玩网游超过3个小时,引起了骚动。过没多久,就在中国媒体看见了一些文章提到说禁玩网游最让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少年人为了可以继续游戏,于是用了爷爷奶奶的身份证继续玩,游戏网站一下就多了许多60岁以上的玩家在线上厮杀!

              众所周知,时下年轻人大都会玩网游,成瘾者更是不在少数。设计游戏者从多方面研究人性,让人一玩成瘾,欲罢不能。别说未成年人,就算成人也无法逃过魔掌。游戏这东西,真的有神奇的吸引力,就算是网购平台,也有一些小游戏让买家玩,赚些小回扣,于是他们就玩上了瘾,也买上了瘾。据说设计游戏者,很多都是专家,千方百计让玩家除了花钱下载以外,还心甘情愿掏钱买一些虚拟的设备或工具,以求通关升级,达到赚钱的目的。年轻人玩网络游戏,花钱还是其次,最严重的是导致他们不务正业,有者还因此倾家荡产或者因此而猝死!

这管制令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执行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我个人挺赞成13/9/2021冯桂教授级罗章武君的见解,也认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网游的确有其成效。如果说我们可以通过网游来发扬中国独有的文化特色,并让世界认识中国各种的精湛工艺也不为过!就如文中所提到的,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网游的确是在世界上属比较有影响力的。

当网络成为现今上网课的学生的必须品之余,让他们通过网络放松精神也是必须的。我认为:,如早期的《三国》、近期的《黑神话:悟空》等一些积极向上,可以输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且符合主流社会价值观的网游其实可以让青少年玩,除了可以纾解少年的压力,也可以增加对本身文化的认知,胜过只是听老师在班的讲解。我就曾有许多学生因为玩网游而增加了许多历史知识及提升了中文水平呢!

              凡事都有好与坏,网游也一样,我们不能因为只看见弊端,而完全禁止,这是不当的。现今网课都鼓吹以游戏带入教材,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知,也是不为过的。网游设计者中也有许多是精英,只要当局对游戏的内容稍加管制,绝对可以做到既能让网游公司继续生存,又能让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境界!无论怎么说,当我们处在这个“无网不成事”的年代,禁玩网游就不太恰当了!


 此文刊于16/9/2021 南洋言论版

31.8.21

《中文低俗的缘由》

           读了815日黄金祥君论及中文电台低俗化的文章后,深有感触。

近年来,我们实在无法否认电台主持人的中文水平的确有江河日下的趋势,尤其是受众是年轻人居多的电台,其主持人中文水平更是让人不敢恭维。举凡“walao”、”jialat”或“够力”等表达情绪的词语常常会从主持人口中冒出来!此外,乱读字音、常把无聊当有趣,说了自己哈哈大笑,完全没有形象可言。这的确是不良的现象,直接影响未来新生代的中文水平。

众所周知,冰冻三尺肯定不是一日之寒。现在电台的主持人中文水平如此低俗,其中原因也许是为了迎合听众的喜好,要提高收听率;也可能是这些主持人一直都不曾有机会真正学习规范的中文!关心华教的人士都知道,师资荒一直是华教面对的棘手问题。学生在校学习华文,没有老师教导,那么他们很多时候就会在耳濡目染之下通过电视电台或网络学习中文。(那些所谓网红的中文更加让人不敢恭维)这些学生若有志成为广播员,这样低俗的中文就会“蔚为风气”,变成另一个恶性循环。

撇开教师不足的问题,我们也不难发现当今老师群中也有很多在日常口语中使用类似这种低俗中文的。笔者就曾亲耳听见中文老师在上课时,说出类似“walao-eh”、“鸟你”、“死火”、“肚懒”等低俗的话语,说是为了与学生同频,让学生接受自己。我倒觉得,这是没有必要的。老师是学生的典范,绝对不可以为了要接近学生而让自己变“烂”。有话说:习惯成自然,如果老师听到学生说这些低俗的话而不及时纠正,反和他们“同流合污”,学生大概就会认为那些低俗的话其实也没什么,因为老师也在用啊!日久后,他们也就会习惯与之为伍了。我认为:这才是时下主持人中文低俗的真正的原因。

而今,若要改善这种情况,各造必须有所醒觉,在培训、录用师资或主持人的时候都着重这一点,提醒已在职老师与主持人这方面的认知,并清楚了解自己忽略这一块所带来的影响,那么我想:日后新一代通过电台学习中文也会是指日可待的事。


————————

此文刊于31/8/2021 南洋言论 版

21.8.21

《何时摆脱考试的枷锁?》

           笔者于多日前写了一篇有关线上评估的短文,获得刘伟伦君于隔日的回响,认为应该趁这个契机发展成熟的网上评估。姑且不论那些有待提升的技术上问题,我想要提出的其实是用考试来评估学生的方式,在疫情严峻的当下,似乎也改不了。

              一直以来,我们惯有的思维方式就是:一个孩子是否优秀,是用考试来鉴定的。哪怕孩子有其他的天分,我们还是会以他会不会“读书”来界分他的优劣。很多时候,我们还会这样说:“虽然他成绩不好,但是…… 。如今,疫情严重,两年来,学生到校上课的时间不到3个月,患上精神疾病的学生节节上升。但是,这并没有阻止老师或教育部门进行各种测试,以准备上考场。基本上,学校也常忽略这一块,老师们拼命追赶课程,对学生造成的焦虑也有增无减。坦白说:这情形在独中特别明显,因为他们不管如何,都得进行如大型考场的线上评估,生怕学生少考了几次,他们头上的光环就会消失、身上就会出现缺陷一样。在防范作弊方面,各种提防方法更是长达3页,让人叹为观止。这就讲到问题的根源来了。

              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现在的大型统一考试,我们似乎都改不了用考试来断定一个人的优劣。然而,在这21世纪,我倒认为让学生们去思考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写下自己的看法,更加是合时宜的,让孩子去找资料作答,以他们的思维去断定学生的优劣,总好过要孩子们“背多分”及根据“标准答案”作答。前两年在各考卷中加入的高层次思维题,也逃不了“标准答案”的框框!人生,哪有标准答案?教会孩子们应对问题,提出看法,不是在疫情下更为重要的一环吗?

日前在董总发出的文告中也提出:学生因为疫情长期困在家中,缺乏社交、康乐等活动,会对身心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为此,与其趁这个机会去发展如实体考试般的线上评估,为何不多花一些心力去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协助那些因为疫情而失落的世代?或者帮助那些有能力在线学习的学生改变观念,摆脱考试的枷锁?间接培养他们只为学习而学习,在提升自我认知,学习应对问题的当儿,进而培养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一直以来,从没有一位学生是喜欢考试的,在疫情之下,考试更不应该是增添学生压力的源头。众所周知,改变任何一种惯性思维,都需要时间的酝酿。故此,唯有家长教育各阶层的执行者愿意做出改变,我们新一代摆脱考试枷锁的日子才会到来!     

——————————

此文刊于 17/8/2021 南洋言论版                                       

3.8.21

《独中非考不可?》

              一场疫情的肆虐,学校必须进行居家学习,学生老师都在适应中。虽然已经过了一年多,还是有许多学生适应不过来,少了同侪之间的鼓励,许多学生对铺天盖地的功课根本招架不住。有很多学生还和我反映老师上网课时给的功课比实体课多很多,甚至有学生把功课形容成“一支难以攻克的敌军”,永远打不完。遇上假期,老师还会多给几样,仿佛没给学生功课,日子就是虚度了一般。

              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教师,虽已处这场无硝烟的战役年余,还是有许多无法走出上课就必须读书做功课及考试的框框。这情况在独中更是显著。我一向听闻独中的办学方针以学生为本,以塑造学生的身心灵健康为宗旨。然而,在疫情爆发前,一般教师及学生的功利心很重,对考试更是丝毫不松懈。抗疫一年多下来,在国中,一切考试都暂停,学生只需要学习,完全不需要面对考试紧张的氛围,老师会给他们一些随堂小测试,掌握他们的学习进度。若有跟不上者,待实体课重开之时,再看看如何帮助他们。其实,所有老师都深知学生们不会因为少考试几次就变笨,照顾学生的心理素质才最重要。这一两年,实在不是赶教程的世代,而是教孩子如何找到学习乐趣的契机。

              可悲的是,身为华文教育佼佼者的独立中学,这两年来考试从不间断,就算线上评估,也非得弄得像大学考试一样。除了限时,开镜头,今年还要求每一个学生的家长给孩子准备两台设备以应考。行管令期间,家里电脑设备若有破损,既无法维修,也因为陷入经济困顿而无法购新。有多个孩子的家庭基本上连吃饭都成问题了,还要求一人两台设备,这不是强人所难?难道所有把孩子送往独中的家长都是家财万贯的?多少在疫情下苦苦撑着的家庭为了孩子而没有发出求助的请求。(毕竟,对于小康之家来说,突然遭遇家境问题,也不是每一个会和老师反映困境的。)独中似乎也似乎有设想到这一点,生意头脑一转,打出“出租设备”的筹码,让学生租借,费用由各家长自行承担。

对于此措施,我姑且不论租借费用是多少,首先就是在这样严峻疫情之下,考试还是那么重要吗?难道考试才是学生的“正常作业”,脱离了考试,学校就失去了功能?评估学生的进度,非得用考试不可?如果去问一般独中生,被考试折腾得失去学习动力的多得很。有几次,我去旁听独中的课一天后,我只想建议让学校行政及老师自身去过学生的日常一个星期,大概就能体会到孩子们的痛苦了。上课时间那么长,过了午休后的课,基本上学生的眼睛是干涩疼痛的。这是其一;老师动辄就点学生迟到或没到,家长又必须书面解释的无奈,是其二。也许,独中生的家长都非福则贵,给钱不是问题,甚至觉得这样才是“办学有效”的明证。然而,我总是觉得:这种灌输孩子考试很重要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尤其在这疫情之下。最终的成效也许只是牺牲了很多人,成就了几个能撑下去的人而已,这绝对不是办教育的终极目标啊!

————————————————————————

此文刊于 3/8/2021 南洋言论版

《中产阶级伤最重》

             雪州历经6月的全面封锁(FMCO)到七月更严谨的加强封锁(EMCO),人民的生活可谓是水深火热。资金周转不灵导致工厂倒闭,多少中产阶级为了家庭妻儿温饱,改当送餐送货员,风里来雨里去?然而,官府仿佛不知民间苦,仍叫人民家里守SOP。试想:失去生计后,生命也堪虞了啊!

因为被裁退、因为被减薪,手停口停的人家,陷入经济困境,却碍于颜面不敢求助者多的是。一年多下来,商场大部分商店关闭,商家的损失不可估计,困在家里而患上抑郁症的的大学生及自雇人士,也在这4百多天的抗疫日子中多了20%。(这是疫情下另一个计时炸弹!)与此同时,有关当局规定商家雇主不可辞退员工、不可减薪也是在逼商家走上绝路。这一群中产阶级人士才是在疫情发生一年多以后,陷入困境最痛苦中的一群。他们无法得到任何援助金,就算要开口向人求救,也是难以启齿的。所以,在这群人中,患上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而走上绝路的很多。

              许多团体因此发起了“食物柜/食物篮”及“挂白旗”运动,让有需要的人前往食物柜拿食物;让邻近的住户提供支援,送必需品去挂白旗的住家或联系食物柜发起人,以解燃眉之急,度过时艰。

              这样温暖人心的善举一被提出,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互相转告,一时在社交媒体上刷屏。我认为这是在病毒肆虐时期流淌的一股暖流,打动人心。然而,网路上开始有人抨击一些人滥用这些方便,驾着大车者也拿食物柜的食物或在家门挂白旗,是贪心,是不道德的行为。

针对这种事,我想发起这些活动的人应该早有预想到会有这种情况。人世间,什么人都有,只要这运动能给到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一些援助,就算真的有另一些人趁机捡了便宜,也没什么。更何况,我觉得我们可以这样想:也许这些所谓驾大车者真的是没办法了,才厚着脸去拿别人施舍的食物。对他们而言,这也是很不容易踏出的一步,我们又何必怀疑他们呢?难道我们帮助别人,只规定只帮那些衣衫褴褛,全身发臭的人?

              疫情肆虐一年多,真正需要帮助的,其实是这群中产阶级。他们每年准时交税、却得不到政府发放的任何援助。就算是“暂缓还贷”这一项,也不是协助,暂缓后会让他们负债更多而已,因为银行利息是照样计算的。故此,请大家不要怀疑这些人的困境,因为这群人才是最难卸下面子,开口向人求救的一群,如果他们真的选择投降了(挂白旗),请不要批评他们,也不要阻止暖流向他们流去。当然,我们也别被固有的思维方式禁锢,认为需要帮助的人,一定是穷困、一定是家徒四壁或衣不蔽体的人。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一个群体的陷困者说不定就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伤害家人的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刊于 29/7/2021 南洋言论版

10.6.21

《还会选择留华吗?》

             疫情肆虐,除了让医疗系统拉警报、造成国家经济损失以外,大家最易忽略的就是国家未来领导——学生,尤其是大专生的学习情况。

              去年寒假,留学国外的学生纷纷回国度春假。岂知这一回,却因疫情而滞留大马,返校日期遥遥无期。从去年36 月起,中国内地及海外生一样上网课以抗疫。然而在去年9月,中国许多大专院校已经恢复上实体课,然而这一批回了大马的大学生却因为本地疫情不稳而迟迟未获批准回校上课。大家也许以为上网课可以取代一切,但是,我们心里明白,网上与线下上课,肯定是会有温度上的区别的。

也许开始阶段全体学生都上网课还是可以接受,然而当中国各大专院校已恢复上实体课,少部分学生在海外上网课之际,也许大家没有办法想象这些留华生的无奈。有时大学同步转播老师的课,他们就得面对老师讲课声音不清晰,摄像头一直拍老师腰部的画面,或完全看不清投影片内容的窘境。上网课上得如此艰辛,还不是一两个月的事,而是超过一年的苦。这是多么折腾人啊!

同样是去年,许多留学港台及欧洲澳洲的学生都获准回校了,但留华生不能,你可以想象这群孩子的失落。最重要的一点是,据悉那些回到国外大学读书的学生,都获安排注射疫苗了。由此可见,他国是如何看重身为国家未来栋梁的大专生福祉。在我国,除了高官显要及医务人员获优先注射疫苗外,其他人,先别说大专生,就算是属前线的教师群,都还未获注射疫苗的预约。更特别的是:我国还要上演一幕“抢疫苗”如抢0元机票般的戏码,真的让人啼笑皆非!

故此,希望有关方面可以正视这个问题,因为已有为数不少的留华生,已经选择辍学提早踏入社会或转读本地大专了。我不敢说这一定是坏事,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肯定会影响一个人日后心态积极与否,后果真的不容小觑。留华生无法回校上课,在日后中国大学招收海外新生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本地学生还会选择留华吗?

——————————

此文刊于 10/6/2021 南洋言论版

3.6.21

《何以老师需减薪》

             202161日,是我国重启“全面行管令”(FMCO)的第一天,然而更重要的是,全国公务员(包括教师)也从这个月起,被喻令连续三个月强制性捐献一部分的津贴来救国。知悉这个消息后,不禁愕然。

众所周知,公务员是国家庞大开销的体系,减少公务员的津贴,真的可以省下一笔开销,用作振兴经济,或是支援前线人员也实不为过。然而,我们只是担心钱财的去向不够透明化,以致制造机会让一些人从中牟利。这项声明中也列明,所有前线工作者并不会受到这项新措施影响。

在与对抗疫情的这一年多以来,我们无法否认前线工作者的贡献,然而,教师在疫情之下,也犹如前线人员一样,牺牲了许多时间去接受新的教学模式,甚至还自行掏腰包,购买数据配套或一些数码工具来辅助教学,绞尽脑汁响应政府鼓吹的“停课不停学”的理念。在学校重开回校工作之际,也如前线人员一般暴露在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中,毕竟学校学生人数之多,是人尽皆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老师们也减薪,却没有“减辛”,似乎真有点说不过去了。社交媒体上,还有一些创意满满的漫画家,把教师居家工作的狼狈及其他领域公务员居家工作的写意,一针见血的画出来了。

我们都知道,疫情下,在公务员群体中,除了医务及军警人员,最苦最难的大概就是教师群了。其他领域得公务员,一旦实行居家办公,他们的工作大致上也与平日在办公室工作性质大同小异,也许工作量还会减少许多。例如移民厅的官员,大概工作量会减少许多,毕竟这一年来,要更新护照或申请护照的人会少很多很多吧!

故此,我认为教师群不是不愿意减薪救国,而是让他们减薪是不太合理的。那些因为国会冻结而没有认真执行任务的部长或副部长,才是该强制大幅度减薪的主要群体!毕竟,他们一个月的薪水,也许就是你我超过3个月的薪资了。    

——————————————————

此文刊于3.6.2021 南洋言论版           

23.5.21

《疫情下的教师节》

           上网课时,和学生讨论《给母亲梳头发》这篇文章,顺道提及即将来临的双亲节。说到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再接连给学生说说《诗经》里头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之际,我随口问了问线上的学生,是否知道落于5月母亲节及6月父亲节间的节日。学生想了好久都没有答复,最后有一位同学开麦说:“是6 · 1儿童节!”(但 马来西亚的儿童节都在十月庆祝的啊)我听了,啼笑皆非之余,也不禁感叹教师一向是被学生遗忘的人。

              516教师节,一般都落在母亲节及父亲节之间,总觉得这个日子有“教师辅助父母养育孩子”的意思。众所周知,从幼儿园开始,学生在校,就会有老师提醒父亲节母亲节的到来,也会让孩子自制卡片带回去给父母。然而,父母在开心之余,却常常会忘了是谁教会孩子感恩父母的,所以也少有会角色对换的教孩子要感恩老师。疫情之前,学校为了庆祝教师节,还会在年中考试时间表中再挪出一天不考试,让全校师生共同庆祝这日子。然而,可悲的是,那天的缺席率总是特别高,学生(尤其是成绩至上的学生)在得到父母首肯之下,都留在家温习功课,应付考试!所以,疫前的教师节总是冷冷清清的,只有一些被迫要执行任务的学生及老师同庆而已。

一般父亲及母亲节,都会有商家打广告,加上老师教课时也会提起,这一再的提醒,让孩子们一般都会记得这一天。然而,这两年,教师节都在行管令期间,学校没有办庆典,学生简直就忘记了这个节日。如果父母忘了这节日,也没有灌输孩子要感恩老师的思维,那么这一天就真的会完全被遗忘了。

疫情之下,所有老师的育人路都不容易,如果父母没有扮演角色让孩子学会感恩教师的付出,也许短期内不会看见什么影响,但是教师地位的低落,会直接让学生视选择当老师为畏途!这就会加剧现在已拉警报的师资荒问题了!我认为:只有教师得到了尊重,才会让后进有晋身这个行业的欲望,并且努力往那个方向前进啊!


————————————————————————

此文刊于 18/5/2021 南洋言论版

10.5.21

《O又来了》

            从去年至今,我们的生活一直笼罩在各种O之下,从开始的MCOCMCORMCOEMCO,再回到MCO 2.0MCO 3.0, 没完没了,毫无止境。民众也仿佛对防疫这回事都已经麻木了。学校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开关开关,很多学生的受教育的机会都这开关之际流走了。鉴于父母受疫情影响,收入骤减,于是干脆让成绩欠佳的他们辍学,提早到社会工作。当然,政府的防疫不力,双重防疫标准是疫情失控的最大因素。

我们经历一次又一次的MCO,尤其是在雪州,这不止典当了许多民众的生计,还赔上了许多学生的求学机会。这情况一直在上演,但身在高位、养尊处优的高层是不会发现的,加上没有确切数据上报,在一定程度上也没有办法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于是无法适应上网课的孩子继续忍受被老师叫嚣的煎熬;没有条件上网课的孩子继续在外工作维持家庭生计,时间一长,一切就覆水难收了。这是极为无奈的事。

              我相信许多人都希望一切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正常生活,然而,当政府宣布执行MCO 3.0之际,其详情却让人失望了。为什么斋戒市集可以照常营业,巴刹小贩只可以营业到下午2点?为什么所有的娱乐场所必须关闭,而群体祈祷活动可以进行?为何禁止所有社交聚集活动,但是新年相互拜访却可行?在夜市逛街可以,个人进行室外体育运动却禁止?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到底以什么为指标?难道这病毒是长眼睛了?不会到斋戒市集或祈祷场所去?在大学上课的学生可以回乡,个人却不可以在室外进行体育运动?这样的逻辑,要怎么让人信服呢?

              也许你会要说因为开斋节快到了,MCO又势在必行,为安抚民众的焦虑的心情,才列出这种自相矛盾的条规!然而,如果是这样,我只可以说:这样的MCO 3.0 ,绝对是得不偿失、也不可能阻断疫情的传播链的。在前方等着我们的,肯定又是一次又一次的O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刊于10/5/2021 南洋言论版

 

7.5.21

《“疫”外的教育收获》

            一年多来,疫情肆虐,学生的课业严重受影响。不管是上网课或实体课,都有家长投诉,都有学生受牵连。上网课,孩子对着电脑容易分心。如果要家长监督,家长焦头烂额。学校重开,让学生回校上实体课,又有家长投诉教育部草菅人命,罔顾学生的安全。总之,不管教育部怎么做,都会有人投诉。

              然而,我发现在这疫情之下,在学校运作一直不稳定的情况下,家长仿佛对孩子成绩没有那么在乎了,加上近日政府宣布永久废除UPSRPT3也连续两年取消,我相信未来它也会被废除的。学校没有了考试,我想学生一直以来的梦想成真,学习就不再是以考试为依归了。这样一来,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就不必让路 给所谓很重要的科目了。依这种情势看来,孩子们也许就真的可以快乐学习了。这可说是让教育回到正轨的契机,也可谓是疫情下意外的收获!否则,我们的教改,改来改去都不到位。

              倘若这美梦成真,首当其冲的大概就是向来以栽培多A的补习中心了。试想,没有了公共考试,补习中心还有什么卖点?大概除了以安亲班及辅导写课业的模式继续操作以外,也真的是没有其他功用了。这是我乐见的情景,因为一直以来,家长学生都注重成绩,导致学生(尤其是城市的孩子)放学后就“补习补个不停”,完全无法享受学习生涯。补习中心为招揽学生,还频频告诉学生“多年以后你会感激现在努力的自己”来鼓励学生报名补习班。多年来,这样的歪风越吹越盛,让人有“读书为了考试”的刻板印象。于是,学生上课为成绩;老师教课为成绩;补习中心林立也为了给学生拼成绩!快乐学习一直都是学生的梦想而已。

              为此,我希望在疫情之下,在教育部废除考试的举措之下,我们的教育可以有“疫”外收获,并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这群国家未来主人翁,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爱上阅读,这样在未来20年后,我们的国家领导层,必定会出现另一番让人激赏的景象。

 

此文刊于4/5/2021 南洋言论版

30.4.21

《线上运动》

          从去年开始,反复的疫情,让学校开了又关,关了又开,课堂学习搬到了网上,老师与学生也成了“网友”,传授知识这一块,也不知是否有顺利交到学生手上。与此同时,用以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课外活动,也顺应搬到网上进行。学生们对着电脑在家自己打球、跑步、听讲座等等。完全像上课的模式。这是我觉得很不妥的。

              我们都知道,课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后学习如何和同侪互动、合作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借以加强与人相处沟通技巧,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现在如果以“网课”的方式来进行,它的意义其实是不大的。充其量,也只是为了要完成官方要的数据(PAJSK),或者为了继续做行管前的那些报表而已。

              坦白说,学生在这期间上网课已经是很耗神的日常了,为何还要加入不在课外的课外活动来添乱呢?线上运动既无法达致课外活动的宗旨,把它搁着也不是问题。各大学在录取这批受疫情影响的新生时完全可以不看课外活动分数的!然而,由于当局没有这样的安排,我发现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时,为了这个据说对日后升学很重要分数,他们可以造假投机取巧。比如最近州教育局办了几场线上竞跑,学生通过网站报名,然后在指定期限内在家跑5公里,然后截屏上载,学生就可以拿到电子文凭,然后老师就可以在教育部系统给这位同学加分。于是,有学生告诉我,他们之中有拿着电话坐车子“跑完”的,也有在原地“抖完”(用手摇晃电话)的。这些人之中,有些说他们不敢去跑,担心被感染;有的则说,这样子一个人去跑,家长不放心等等。既然如此,办这样的比赛还有意义吗?

              条规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现在疫情严重,就别鼓励孩子往外跑,以免增加感染的风险。把入学课外活动的要求调整一下,也不一定要在线做课外活动,让孩子有多些时间做一些真正可以舒缓紧绷心情的活动,规划未来更为实际。

(说真的,我中学时期,参加课外活动是看个人意愿的。意思就是:你喜欢参加就参加,要参加哪个团体,只要老师首肯了,就不是问题。至今也不觉得那些完全不参加课外活动的人现在有多逊色,他们大部分都是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

————————————

此文刊于 30/4/2021 南洋言论版

26.4.21

《上实体课比居家学习更实际》

       去年一年下来,学生上实体课的时间,不到5个月。在那几个月,单单是追回落下的网课课业进度,已叫师生焦头烂额。其后十月再来一波行动管制,再次关闭学校,而今好不容易熬到今年四月,学校终于开学了。这是许多老师却又“催命”般要学生补交之前网课的课业,还几乎天天给小测试,深怕错过了这可以测试学生对课程掌握进度的时机。这对那些无法跟上网课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一般网课能跟得很好的学生,不需测试也没问题,开学后老师要怎么赶课业赶教程都不是问题。然而,对于那群落下课业的孩子,开学后最需要的是老师的引导,不只是学业上的指导,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接受疫情带来的改变。这些对许多人来说很容易,但对于患有焦虑症的孩子来说是很难的。当一切在他们的预想之外时,他们往往得用很长的时间去接受。这点,很多老师不明白。

              开学不到两个星期,就传出多间学校有师生确诊冠病,有的学校还得再次关闭!再次关闭学校,最叫人担心的不是病毒如何肆虐,而是这批上课日子断断续续的学生以后该如何自处、该何去何从?首先,课本上知识他们学得不多,本身如果知道自学自律及自我激励,那还不要紧;我们最担心的是那群被疫情捣乱一下,被老师天天挂在口边的考试吓一下,他们几乎连梦想都不敢有了。这才是大问题,因为没有梦想的孩子,犹如行尸走肉,对事物没有热忱,一就是极端的沉沦;或者得过且过。

              在这个受疫情考验的严峻时刻,很多家长非议学校为何急着开学,认为上网课就好了;有者还建议在6月后开学比较妥当。为何会出现学校的感染群后,家长就那么担心?平日带孩子出外逛商场,去家庭聚会等的却又不会担心?外面确诊的人有多少是无症状的?我们都不知道。事实证明,很多确证的学生都是被家人感染了,把病毒带去学校的啊!当家长一直鼓吹上网课的当儿,其实有了解过孩子的想法吗?(据我所知,很多学生其实都不喜欢上网课。)他们之中有多少是一边上课,一遍看手机或玩游戏的?身为教师者就知道,网课是无法让学生专注的。

再者,如果关闭学校可以阻断传播链,那么之前实行了几个月的行动管制令就已经奏效了。套一位医生说的话:如果我们不自律,学校停课30年也没有用!如果家长只是因为害怕这病毒而一再要求政府关闭学校,那我认为家长干脆可以选择让孩子暂时休学,自己找人教孩子,真的没必要赔上许多渴望回校上实体课学生的机会。

——————————————————————

此文刊于 23/4/2021 南洋言论版

《强制接种效果更好》

           新冠疫苗通过my sejahtera 手机应用程序开放让人民登记接种,也已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到今天,登记的民众也只有约34%而已,距离达到80巴仙人民接种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由于工作需要,医护人员是首批接受注射疫苗的群体。但因为坊间不时传来打了疫苗的负面消息,导致许多人不敢注册,一直抱着观望的态度看进展,也不敢贸然登记,全都持着“再看看“的态度,生怕打一针就把自己推入了鬼门关!同时,为了消除民众的疑虑,首相率先打了大马第一针。然而,效果似乎也不很理想。

              这种害怕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当大家有权利选择要或不要,那么一般人的心态就会停留在“不要”,因为一般的人都害怕改变,一旦面对改变,拒绝总比接受新事物来得容易。除了首批获接种疫苗的医护人员属于前线人员,教师也是。然而,很多老师也只是观望,不愿意登记。所以,我认为“有得选择、可以选择”就是使疫苗登记率不如预期的最重要原因!

              大家不妨想想,在我国,每一个新生婴儿,一出生就会被注射一剂 卡介苗(BCG),预防結核病新生儿及新生儿的父母都没得选择(除非婴儿不在医院出生,其父母又不带他去医院注射),从没有反对打这疫苗。在这情况下,我们发现其接种率是超过80巴仙的。同样的,在接种新冠疫苗这件事上,虽然它是新疫苗,但我认为,如果政府强制民众必须接种,(除了少数不能接种的人),否则就得接受相对应的惩罚!其效果是会好很多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只要疫苗供应足够,政府又免费给人民注射,民众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与其我们用尽方法一直呼吁民众登记注射疫苗却没有什么效果,那不如立法规定人民必须注射,那么一来,我相信我们必定会看见全民欢唱 “我们一起打疫苗,苗苗苗苗苗”的壮观情景的!

——————————————————————

此文刊于 12/4/2021 南洋言论版

 

4.4.21

《业者的SOP》

             最近,不断听闻我住的小区许多业者确诊新冠肺炎,尤其是在人潮流量多的早市业者,一时造成人心惶惶,涌往检测者大增。(会不会成为另一个新的感染群则不得而知。)

              无可否认,在新常态下,我们一直强调SOP,也一直教育民众出入任何场所,必须戴口罩、扫描“安康”(my sejahtera)二维码,量体温等。举凡有体温过高的顾客,就不可进入商场或店面。

然而,我发现我们一直教育民众,似乎忘记了业者。事关有一次我到某火锅店用餐,里头就有一位员工应该是不舒服,服务顾客时不停咳嗽,让我吃得很不舒服,一直担心不知食物有没有沾上了病毒。我不知道她的体温有没有过高,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有员工不舒服,老板就应该阻止员工上班,以免把病毒(不管是不是covid 19 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同样的,在早市或菜市场营业的小贩,也要严格遵守SOP。最近天气炎热,要业者一整天戴着口罩的确很折腾,然而为了生计,也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这也是很无奈的事,也许业者唯一可以做的是就是缩短营业时间而已。我想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业者发现自己当天不太舒服,就请别为了所谓生计而硬撑着营业。这其实是一种公民意识,一种道德涵养,千万别为了自己生计,贻害前来光顾的顾客。事关这些顾客照顾你的生意,你却 “附送”病毒给他们,让他们带回家!若顾客家里有属于高危群的长者,一旦他们被感染而撑不过去,你就间接害死一条人命了。为了赚钱,难道这样做是对的吗?

故此,当我们一再教育民众必须遵守SOP的当儿,希望我们也不忘教育业者的职业道德,因为他们虽面对与多人接触及被感染的风险,然而他们一旦被感染,也会是病毒的超级传播者。在我们努力恢复以往生活的努力下,这一细节不可不慎啊!

——————————

此文刊于 2/4/2021 南洋言论版